瑚字详情

ㄏㄨˊ
王部 共13画 左中右结构 U+745A 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王部

13画

9

14画 (瑚)

左中右结构

形声字

GDEG

MGJRB

CEJQ

17120

3840

2687

U 745A

横、横、竖、提、横、竖、竖、横折、横、撇、横折钩、横、横

瑚字概述

〔瑚〕字拼音是(hú),部首是王部,总笔画是13画

〔瑚〕字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王、胡”或“、胡”,五行属水。

〔瑚〕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胡声。从玉,表示质美似玉。本义是珊瑚。

〔瑚〕字仓颉码是MGJRB,五笔是GDEG,四角号码是17120,郑码是CEJQ,中文电码是3840,区位码是2687

〔瑚〕字的UNICODE是U+745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786,UTF-32:0000745A,UTF-8:E7 91 9A。

〔瑚〕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340

〔瑚〕字异体字是𤤈

汉字解释

ㄏㄨˊ

基本解释

〔~琏〕古代盛黍稷的祭器,用以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
〔珊~〕见“”。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玉,胡声。从玉,表示质美似玉。本义:珊瑚。
2.同本义。
coral;
瑚,珊瑚也。 —— 《说文》
3.古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
a kind of sacrificial vessel;
瑚簋(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6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738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689頁,第17

唐韻》:戸吳切;《集韻》:洪孤切,𡘋音胡。說文》:珊瑚。詳前珊字註。

又,瑚璉,宗廟盛黍稷器。禮・明堂位》:夏后氏之四璉,殷之六瑚。

注解

〔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瑚〕字拼音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胡

〔瑚〕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胡声。从玉,表示质美似玉。本义是珊瑚。

〔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ú] ⑴ 〔~琏〕古代盛黍稷的祭器,用以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⑵ 〔珊~〕见“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戶吳切頁碼11頁,第10

瑚珊瑚也。从玉胡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魂徒反頁碼55頁,第4行,第1

瑚珊瑚也。從玉胡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戸吳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3頁,第1許惟賢30頁,第7

瑚珊瑚也。从王。胡聲。

段注戸吳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瑚連」當作「胡」,其本字《說文》有〈□〉[䀇]。

「瑚璉」之本字作「䀇」,亦借用「胡」。

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1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40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2頁
4說文校箋第16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13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4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8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1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9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14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13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67頁【補遺】第16188頁
14通訓定聲第165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2頁【崇文】第165頁
16說文句讀第47頁
17章授筆記第21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296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49頁,第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