䙱字概述
〔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ú、shǔ),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27画。
〔䙱〕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屬”。
〔䙱〕字仓颉码是LSEI,五笔是PUNJ,四角号码是37227,郑码是WTRI。
〔䙱〕字的UNICODE是U+467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8033,UTF-32:00004671,UTF-8:E4 99 B1。
〔䙱〕字异体字是襡、𧜭。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00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27頁,第3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04頁,第6字
音《唐韻》:市玉切;《集韻》:殊玉切,𡘋音蜀。《玉篇》:長襦也,連腰衣也。《禮・雜記》:繭衣裳者,若今大䙱也。《釋名》:䙱,屬也,衣裳上下相連屬也。荆州謂襌衣爲布䙱,亦是襂襦,言其襜襜弘裕也。
义又,緣䙱,䙱施緣也。
音又,《集韻》:朱玉切,音燭 —— 義同。《類篇》:一曰短衣。
义《篇海》同「襡」,又與襩同。互見襡、襩二字註。
注解
〔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ú、sh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