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字详情

huìㄏㄨㄟˋ
十部 共5画 上下结构 U+5349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通用字

十部

5画

3

5画 (卉)

上下结构

FAJ

JT

EDE

40440

0583

2760

U 5349

横、竖、横、撇、竖

卉字概述

〔卉〕字拼音是(huì),部首是十部,总笔画是5画

〔卉〕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十、廾”,五行属木。

〔卉〕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从三“屮”( chè ),草木初生。本义是草的总称。

〔卉〕字仓颉码是JT,五笔是FAJ,四角号码是40440,郑码是EDE,中文电码是0583,区位码是2760

〔卉〕字的UNICODE是U+534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321,UTF-32:00005349,UTF-8:E5 8D 89。

〔卉〕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200

〔卉〕字异体字是𠦃𠦄

汉字解释

huìㄏㄨㄟˋ

基本解释

草的总称。奇花异~。
花。奇~怪草。
姓氏。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小篆字从三“”( chè ),草木初生。本义:草的总称。
2.同本义。
various kinds of grass;
卉,草之总名也。 —— 《说文》卉木萋萋。 —— 《诗·小雅·出车》百卉具腓。 —— 《诗·小雅·四月》鸟夷卉服。 —— 《书·禹贡》
卉木(草木);卉犬(用草扎成的狗);卉物(草木物产)
3.泛指草木。
plants;
桑末寄失根生兮,卉既凋而已育。 —— 《文选·张衡·思玄赋》
4.指花。
flower;
奇卉怪草。 —— 王元之《桂阳罗君游太湖洞庭诗序》
形容词
1.粗,粗陋 。
coarse;
卉布(粗布,土布);卉裘(粗陋的皮衣)
2.众。
plentiful;
卉,众也。 —— 《广雅·释诂三》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1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56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85頁,第18

篇海》:許偉切,音虺 —— 衆也。百艸總名。正字通》:俗𠦄字。

注解

〔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十部

〔卉〕字拼音是hu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十、廾

〔卉〕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从三“屮”( chè ),草木初生。本义是草的总称。

〔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ì] ⑴ 草的总称⑵ 花⑶ 姓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許偉切頁碼29頁,第26

異體卉、卉

芔艸之緫名也。从艸、屮。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按:三屮亦眾多意。」按:後作「卉」。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許鬼反頁碼104頁,第2行,第2

芔艸之總名也。從艸、屮。

鍇注臣鍇曰:「此指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許偉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76頁,第7許惟賢77頁,第6

芔艸之緫名也。

段注《方言》曰:卉,艸也。東越楊州之閒曰卉。

从艸屮。

段注三屮卽三艸也。會意。許偉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卉,草的总称。字形采用“艸、屮”会义。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皆從三屮,屮為初生的草木,「從三屮」以表示百草聚集。楷書形變為「卉」。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

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5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90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3頁
4說文校箋第40頁,第19字
5說文考正第34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2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3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9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40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33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868頁【補遺】第16260頁
14通訓定聲第2625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01頁【崇文】第401頁
16說文句讀第121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55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93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