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字详情
洄
洄字概述
〔洄〕字拼音是(huí),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9画。
〔洄〕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回”,五行属水。
〔洄〕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水回,回亦声。本义是逆流而上。
〔洄〕字仓颉码是EWR,五笔是ILKG,四角号码是36100,郑码是VJJ,中文电码是3150,区位码是6807。
〔洄〕字的UNICODE是U+6D0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908,UTF-32:00006D04,UTF-8:E6 B4 84。
〔洄〕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337。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79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619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566頁,第19字
音《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𡘋音回。《說文》:㴑洄也。《爾雅・釋水》:逆流而上曰泝洄。《詩・秦風》:溯洄從之。
义又,水流貌。《後漢・王景傳》: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
义又,湖名,在襄陽。《水經注》:蔡州大岸西有洄湖。
音又,通䙟。《爾雅・釋訓》:洄洄,惛也。【註】洄,本作䙟,音韋。
音又,《集韻》:胡對切,音潰 —— 洄湜,水淸也。
卷目:考證・巳集上 部首:水部
愛日堂藏本: 第363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4頁,第40字
《爾雅・釋訓》洄洄,惛也。〔註〕洄本作䙟。
謹照原文本作䙟改或作䙟。
注解
〔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洄〕字拼音是h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回。
〔洄〕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水回,回亦声。本义是逆流而上。
〔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í] ⑴ 水回旋而流。⑵ 上水,逆流:“溯~从之,道阻且长”。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戶灰切頁碼第370頁,第30字續丁孫
洄
㴑洄也。从水从回。
附注徐鍇繫傳本作「从水,回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戶隈反頁碼第908頁,第2行,第2字述
㴑洄也。從水回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戸灰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22頁,第2字許惟賢第967頁,第2字
㴑洄也。从水。回聲。
段注以形聲包會意。戶灰切。十五部。
洄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734頁,第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936頁,第8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706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83頁,第6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42頁,第15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617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745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5485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364頁,第3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92頁,第10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67頁,第12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915頁,第3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017頁【補遺】第17673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42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971頁【崇文】第3881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80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60頁,第1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1031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