佶字详情

ㄐㄧˊ
亻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4F76 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亻部

8画

6

8画 (佶)

左右结构

WFKG

OGR

NBJ

24261

0165

5705

U 4F76

撇、竖、横、竖、横、竖、横折、横

佶字概述

〔佶〕字拼音是(jí),部首是亻部,总笔画是8画

〔佶〕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吉”,五行属木。

〔佶〕字仓颉码是OGR,五笔是WFKG,四角号码是24261,郑码是NBJ,中文电码是0165,区位码是5705

〔佶〕字的UNICODE是U+4F7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342,UTF-32:00004F76,UTF-8:E4 BD B6。

〔佶〕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3950

〔佶〕字异体字是𩢴

汉字解释

ㄐㄧˊ

基本解释

健壮。
正。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正。
right;
佶,正也。从人,吉声。 —— 《说文》
2.健壮。
robust and sturdy;
四牡既佶。 —— 《诗·小雅·六月》
佶傈(慓悍雄壮的样子)
3.佶屈,即诘屈。曲折的。引申为不顺 。
bent;
佶屈(曲折,形容文字艰涩难懂);佶倔(佶屈)
4.耸动的样子 。
shrugging;
佶倬(亦作“结棹”。风流出众);佶料(急料。敏捷,变化多端)
5.战栗 。
trembling;
佶栗。
6.壮烈 。
brave and noble-minded;
佶烈。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100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25頁,第11

唐韻》:巨乙切;《韻會》:極乙切,𡘋音吉 —— 正也。

又,壯健貌。詩・小雅》:四牡既佶,既佶且閑。

注解

〔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佶〕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吉

〔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健壮。⑵ 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巨乙切頁碼259頁,第12

佶正也。从人吉聲。《詩》曰:「旣佶且閑。」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巨乙反頁碼665頁,第4行,第1

佶正也。從人吉聲。《詩》曰:「旣佶且閑。」

鍇注臣鍇曰:「方正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巨乙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473頁,第3許惟賢647頁,第2

佶正也。

段注《小雅》六月傳曰:佶,正也。箋云:佶,壯健之皃。按鄭以言壯健乃可皃馬。但毛言正自可含壯健也。

从人。

段注本言人。引伸言馬。

吉聲。

段注巨乙切。十二部。

詩曰:旣佶且閑。

佶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09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650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497頁
4說文校箋第328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12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12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922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98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6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00頁,第46字
11標注說文第322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265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985頁【補遺】第17188頁
14通訓定聲第253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685頁【崇文】第2737頁
16說文句讀第1058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303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763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