俅字详情

qiúㄑㄧㄡˊ
亻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4FC5 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亻部

9画

7

9画 (俅)

左右结构

形声字

WFIY 86 、 WGIY 98

OIJE

NDVS

23299

8045

5720

U 4FC5

撇、竖、横、竖钩、点、提、撇、捺、点

俅字概述

〔俅〕字拼音是(qiú),部首是亻部,总笔画是9画

〔俅〕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求”,五行属木。

〔俅〕字仓颉码是OIJE,五笔是WFIY86,WGIY98,四角号码是23299,郑码是NDVS,中文电码是8045,区位码是5720

〔俅〕字的UNICODE是U+4FC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421,UTF-32:00004FC5,UTF-8:E4 BF 85。

〔俅〕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258

汉字解释

qiúㄑㄧㄡˊ

基本解释

〔~~〕恭顺的样子。
〔~人〕中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旧称。

详细解释

形容词
恭顺的样子 respectful俅,冠饰貌。从人,求声。诗曰:弁服俅俅。——《说文》载弁俅俅。——《诗·周南·丝衣》
动词
1.戴。
wear;
俅,戴也。 —— 《尔雅》
2.用同“”。
save;
当贫贱或急难时,资人俅援。 —— 俞文豹《吹剑录全编》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04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28頁,第32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𡘋音求。說文》:冠飾貌。詩・周頌》「載弁俅俅」,毛氏曰:恭順貌。六書故》:詩人特以俅俅狀載弁之容,非冠飾。

又,人名。前漢・藝文志》:《俅子》三篇。

注解

〔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俅〕字拼音是qi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求

〔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ú] ⑴ 〔~~〕恭顺的样子。⑵ 〔~人〕中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旧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巨鳩切頁碼258頁,第2

俅冠飾皃。从人求聲。《詩》曰:「弁服俅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虔柔反頁碼661頁,第1行,第2

俅冠飾皃。從人求聲。《詩》曰:「戴弁俅俅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巨鳩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462頁,第1許惟賢642頁,第1

俅冠飾皃。

段注《周頌・絲衣》曰:載弁俅俅。《釋訓》曰:俅俅,服也。傳曰:俅俅,恭順(《玉篇》作愼皃)。按許以上文紑屬衣言之。則俅俅亦當屬冠言之。故此用《爾雅》、《易傳》義。而紑下不《易傳》也。

从人。求聲。

段注巨鳩切。三部。

詩曰:戴弁俅俅。

段注《毛詩》戴作載。《鄭箋》云:載猶戴也。按載戴古書多互譌者。

俅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06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646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494頁
4說文校箋第326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10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119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90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96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5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00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320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263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935頁【補遺】第17182頁
14通訓定聲第97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81頁【崇文】第2721頁
16說文句讀第1050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274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759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