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字详情
冶
冶字概述
〔冶〕字拼音是(yě),部首是冫部,总笔画是7画。
〔冶〕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台”,五行属土。
〔冶〕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冫(古“冰”字),台( yí )声。以冰融化解释金属销熔。 段玉裁:“冰之融如铄金然,故炉铸亦曰冶。”。本义是销熔。
〔冶〕字仓颉码是IMIR,五笔是UCKG,四角号码是33160,郑码是TDZJ,中文电码是0396,区位码是5017。
〔冶〕字的UNICODE是U+51B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18,UTF-32:000051B6,UTF-8:E5 86 B6。
〔冶〕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843,属常用字。
〔冶〕字异体字是𠘦。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1頁,第31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頁,第31字
音《唐韻》:羊者切;《集韻》、《韻會》、《正韻》:以者切,𡘋音野。《說文》:消也。从仌,台聲。《三蒼》:冶,銷也。遭熱卽流,遇冷卽合;與冰同「志」,故字从冰。《正韻》:鎔也、銷也、鑄也。《韻會》爐鑄謂之冶,引《尸子》蚩尤造九冶。
义又,鑄匠曰冶。《前漢・董仲舒傳》:金之在鎔,惟冶者之所鑄。
义又,妖冶。《說文》:女態。《易・繫辭》:冶容誨淫。《正韻》:裝飾也。
义又,姓。《廣韻》:《左傳》衞大夫冶厪。
义又,《玉篇》:公冶,複姓。
义又,江南有梅根冶。《宋書・百官志》:江南有梅根及冶塘二冶。庾信〈枯樹賦〉:南陵以梅根作冶。孟浩然詩:火熾梅根冶。〇【按】此皆晉時冶官所居。楊愼謂冶卽野字,非。
音又,《韻補》叶演女切,音與。齊武帝〈估客樂〉詩:昔經樊鄧役,阻潮梅根冶;深懷悵往事,意滿辭不敘。
音又,叶鄔果切,音婐 —— 容也。謝惠連詩:酈生無文章,西施整妖冶;胡爲空耿介,悲哉君志瑣。
注解
〔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冶〕字拼音是yě,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台。
〔冶〕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冫(古“冰”字),台( yí )声。以冰融化解释金属销熔。 段玉裁:“冰之融如铄金然,故炉铸亦曰冶。”。本义是销熔。
〔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ě] ⑴ 熔炼金属⑵ 好过分的装饰打扮(含贬义)⑶ 古同“野”⑷ 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羊者切頁碼第383頁,第16字續丁孫
冶
銷也。从仌台聲。
附注《說文新證》:「『冶』字主要偏旁有鉼(似『二』形)、火、刀、口,以火銷鉼,鎔鑄金器(以刀代表器,刀也有聲符的功能),口形則似為飾符。以上四偏旁任意組合,至少留其二。『刀』旁或訛為『丩』旁,或以『斤』旁替代。秦漢文字保留『鉼』,『刀』旁則漸漸訛變為『厶』形,與『口』形結合,《說文》遂以為从『台』聲。从『台』聲可視為聲化。」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羊者反頁碼第930頁,第4行,第2字述
消也。從仌台聲。
鍇注臣鍇曰:「木玄虚《海賦》曰:『陽冰不冶。』」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羊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282頁,第2字許惟賢第993頁,第2字
銷也。
段注銷者,鑠金也。仌之融如鑠金然。故鑪鑄亦曰冶。易。野容誨淫。陸德明本作冶容。按野,冶皆蠱之叚借也。張衡賦言妖蠱。今言妖冶。
从仌。台聲。
段注聲葢衍。台者,悅也。仌台悅而化。會意。冶今音羊者切。古音讀如與。在五部。或曰台雙聲也。故以爲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陶冶、冶容之冶與蠱音義近,故冶為蠱之假字。
《易》「冶容誨淫」之冶為蠱之借。冶與蠱古音頗相近。
白话解释
冶,销熔金属。字形采用“仌”作边旁,“台”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字形中兩橫畫是塊狀金屬,從刀表示鍛鍊鑄造的器具,從口是裝飾符號。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到了篆文,字形結構產生較大的變化,改為從仌、台聲,因冰塊融化與金屬熔解情況接近,所以用冰塊取代了金屬。六書中轉變成形聲。
冶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757頁,第7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966頁,第4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728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501頁,第11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54頁,第10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669頁,第2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823頁,第4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5653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433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01頁,第4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82頁,第9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023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313頁【補遺】第17721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692頁,第3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999頁【崇文】第3993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35頁 |
| 17 | 說文新證 | 第812頁,第1字 |
| 18 | 章授筆記 | 第472頁,第7字 |
| 19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312頁,第1字 |
| 20 | 古字釋要 | 第1060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