曵字详情

𭗱

ㄧㄝˋ
丨部 共7画 半包围结构 U+66F5 CJK 基本汉字

丨部

7画

3

6画 (曳)

半包围结构

JXYI 86 、 JNTY 98

ILWP

KZMS

53000

U 66F5

竖、横折、横、横、斜钩、撇、点

曵字概述

〔曵〕字拼音是(yè),部首是丨部,总笔画是7画

〔曵〕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曳、丶”。

〔曵〕字仓颉码是ILWP,五笔是JXYI86,JNTY98,四角号码是53000,郑码是KZMS

〔曵〕字的UNICODE是U+66F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357,UTF-32:000066F5,UTF-8:E6 9B B5。

〔曵〕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ㄧㄝˋ

基本解释

”的讹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请参考“”字。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9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502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449頁,第61

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𡘋音跇。說文》:臾,曳也。易・睽卦》:見輿曳,其牛掣。詩・唐風》: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儀禮・士相見禮》:執玉者則唯舒武,舉前曳踵。

又,河名。類篇》:西戎有河,名曳咥。

說文》作曳。

注解

〔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曰部

〔曳〕字拼音是,独体字。

〔曳〕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申,从丿,丿( yì )亦声。申,伸展。本义是拖,牵引。

〔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è] ⑴ 拉,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