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字详情
凛
凛字概述
〔凛〕字拼音是(lǐn),部首是冫部,总笔画是15画。
〔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禀”,五行属水。
〔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仌( bīng )冰。禀( bǐng )声。本义是剌骨的寒冷。
〔凛〕字仓颉码是IMYWF,五笔是UYLI,四角号码是30191,郑码是TDJB,中文电码是0412,区位码是3361。
〔凛〕字的UNICODE是U+51D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55,UTF-32:000051DB,UTF-8:E5 87 9B。
〔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284,属次常用字。
〔凛〕字异体字是凜、澟、癛、癝、𠘅、𠘐、𠘟、𡬜。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7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3頁,第43字
標點整理本: 第60頁,第45字
音《唐韻》:力稔切;《集韻》、《韻會》、《正韻》:力錦切,𡘋音廩。《說文》:寒也。《玉篇》:凛凛,寒也。《韻會》:凄淸也。
义《集韻》或作𤺡。
注解
〔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凛〕字拼音是lǐ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禀。
〔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仌( bīng )冰。禀( bǐng )声。本义是剌骨的寒冷。
〔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ǐn] ⑴ 寒冷⑵ 严肃,严正有威势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稔切頁碼第383頁,第7字續丁孫
𠘡
異體癛、凜
寒也。从仌廩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字亦作凜。」《集韻・𡪢韻》:「凜,或从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力甚反頁碼第929頁,第6行,第3字述
寒也。從仌廩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稟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282頁,第6字許惟賢第993頁,第6字
𠘡𠘡,
段注依《文賦》注補二字。
寒也。
段注引申爲敬畏之偁。俗字作懍懍。
从仌。廩聲。
段注力稟切。七部。
凜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756頁,第8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965頁,第4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727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501頁,第4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54頁,第3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668頁,第1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822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5650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431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00頁,第15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82頁,第2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020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306頁【補遺】第17720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388頁,第2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998頁【崇文】第3989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34頁 |
| 17 | 章授筆記 | 第472頁,第8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306頁,第2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1059頁,第6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