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字详情
力
力字概述
〔力〕字拼音是(lì),部首是力部,总笔画是2画,是独体字。
〔力〕字是独体字,五行属火。
〔力〕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是体力,力气。
〔力〕字仓颉码是KS,五笔是LTN86,ENT98,四角号码是40027,郑码是YM,中文电码是0500,区位码是3306。
〔力〕字的UNICODE是U+529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147,UTF-32:0000529B,UTF-8:E5 8A 9B。
〔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019,属常用字。
〔力〕字异体字是仂、力、𠠲。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力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7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6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74頁,第53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林直切,陵入聲。《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增韻》:筋,力氣所任也。《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不能」,原文作「弗能」〕。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
义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孟子》:聖人既竭目力焉,既竭耳力焉。
义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
义又,勤也。《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註】師古曰:力,勤也。
义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註】力,猶務也。
义又,《後漢・銚期傳》:身被三創,而戰方力。【註】力,苦戰也。
义又,病甚曰力。《唐書・汲黯傳》:臣犬馬病力。
义又,爲人役者曰力。晉陶潛〈與子書〉: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义又,姓。《韻會》:黃帝佐力牧之後。
音又,《韻補》叶力蘖切,苓入聲。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注解
〔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力部。
〔力〕字拼音是lì,独体字。
〔力〕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是体力,力气。
〔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ì] ⑴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⑵ 一切事物的效能⑶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⑷ 用极大的力量⑸ 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林直切頁碼第460頁,第1字續丁孫
𠠲
異體力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凡力之屬皆从力。
附注徐鍇繫傳作「能禦大灾也」。按:古文字「力」像耒形。金文中從力之字,有時即從耒作。
附注《說文新證》:「裘錫圭以為『力』為『耜』之象形字,『力』是由原始農業中挖掘植物或點種用的尖頭木棒發展而成的一種發土工具,字形裡的短畫象踏腳的橫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畱直反頁碼第1080頁,第3行,第1字述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禦大灾也。凡力之屬,皆從力。
鍇注臣鍇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徤之形。」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林直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793頁,第1字許惟賢第1213頁,第5字
筋也。
段注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爲轉注。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非有二物。引申之,凡精神所勝任皆曰力。
象人筋之形。
段注𧰼其條理也。人之理曰力。故木之理曰朸。地之理曰阞。水之理曰泐。林直切。一部。
治功曰力。
段注《周禮》司勳文。
能禦大災。
段注《國語》、《祭法》文。引以釋治功曰力也。
凡力之屬皆从力。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引申為氣力,本[義]為筋。
白话解释
力,筋骨。像人的筋骨形状。平治天下的功能也叫“力”,这种“力”可抵御大灾。所有与力相关的字,都采用“力”作边旁。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篆文都像人筋的樣子,中像主脈,兩側像支脈。隸書作,少了左支脈,形體略變,楷書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或以力像耒形,看作耒字,也屬象形,可備一說。
力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912頁,第7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174頁,第6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874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612頁,第4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548頁,第1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2032頁,第1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3391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6805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908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64頁,第10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588頁,第3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850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401頁【補遺】第18019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880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14頁【崇文】第4853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2009頁 |
| 17 | 說文新證 | 第919頁,第1字 |
| 18 | 章授筆記 | 第575頁,第1字 |
| 19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412頁,第2字 |
| 20 | 古字釋要 | 第1266頁,第9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