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字详情
哇
哇字概述
〔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ā、wa),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9画。
〔哇〕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圭”,五行属土。
〔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圭( guī )声。本义是靡曼的乐声。
〔哇〕字仓颉码是RGG,五笔是KFFG,四角号码是64014,郑码是JBB,中文电码是0760,区位码是4559。
〔哇〕字的UNICODE是U+54C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703,UTF-32:000054C7,UTF-8:E5 93 87。
〔哇〕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482。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38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89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6頁,第14字
音《唐韻》、《集韻》:於佳切;《韻會》:幺佳切,𡘋音娃。《說文》:諂聲也。
义又,《廣韻》:淫聲。揚子《法言》: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
义又,吐也。《孟子》:出而哇之。【註】出門而哇吐之。
音又,《集韻》或作䵷。《前漢・王莽傳贊》:紫色䵷聲。【註】師古曰:䵷者,樂之淫聲也。
音又,《集韻》:涓畦切,音圭 —— 謳歌也。
义又,《玉篇》:諂聲也。
音又,《集韻》、《類篇》𡘋希佳切,音㗨 —— 義同。
音又,《集韻》:喉咽結塞貌。
音又,《集韻》、《類篇》𡘋獲媧切,音懷 —— 亦喉結塞也。《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註】氣不平暢也。
音又,《集韻》:烏媧切,音蛙 —— 亦淫聲。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瓜切,音窊 —— 義同。
义又,《韻會》:小兒聲。
义又,吐也。
音又,《集韻》:胡卦切,音畫 —— 亦喉結塞也。
注解
〔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ā、wa,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圭。
〔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圭( guī )声。本义是靡曼的乐声。
〔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ā] ⑴ 象声词,形容哭声、呕吐声⑵ 指靡靡之音㈡ [wb] ⑴ wB ㄨㄚ 助词,大致相当于“啊”(前面紧挨着的音一定是u、ao、ou等结尾的)多好~!快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於佳切頁碼第43頁,第13字續丁孫
哇
諂聲也。从口圭聲。讀若醫。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戶媧反頁碼第130頁,第4行,第1字述
諂聲也。從口圭聲,讀若醫。
鍇注臣鍇曰:「古人言淫哇之聲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於佳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35頁,第3字許惟賢第104頁,第8字
諂聲也。
段注淫哇也。《王莽傳》又假䵷爲哇。
从口。圭聲。
段注於佳切。古音十六部。
讀若醫。
段注醫在第一部。相隔遠甚。疑是翳字。翳在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漢書•王莽傳》「紫色䵷聲」即哇字之假。
白话解释
哇,为献谄而惊呼。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圭”作声旁。
哇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80頁,第8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22頁,第10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106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57頁,第6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50頁,第15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76頁,第4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328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815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73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2頁,第33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56頁,第13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46頁,第3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2207頁【補遺】第16315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096頁,第2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30頁【崇文】第517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6頁 |
| 17 | 章授筆記 | 第68頁,第1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113頁,第4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140頁,第1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