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字详情
塘
塘字概述
〔塘〕字拼音是(táng),部首是土部,总笔画是13画。
〔塘〕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唐”,五行属土。
〔塘〕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土,唐声。本义是堤岸。
〔塘〕字仓颉码是GILR,五笔是FYVK86,FOVK98,四角号码是40165,郑码是BTXJ,中文电码是1048,区位码是4433。
〔塘〕字的UNICODE是U+585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616,UTF-32:00005858,UTF-8:E5 A1 98。
〔塘〕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843,属常用字。
〔塘〕字异体字是䧜、唐、溏。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49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235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68頁,第2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郎切,音唐 —— 𤃣也。築土遏水曰塘。《吳越春秋》:夫差姑蘇臺東,丹湖萬頃,內有金銀塘。
义又,《錢塘志》:曹華信立防海塘,募致土石一斛與錢一千,來者如雲。乃曰:不復需土。皆棄而去。塘成,因名錢塘。
义又,瞿塘,在夔州東。《方輿勝覽》:瞿塘,古西陵峽,乃三峽之門。杜甫詩:衆水會培萬,瞿塘第一門。
义通作唐。
注解
〔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塘〕字拼音是t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唐。
〔塘〕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土,唐声。本义是堤岸。
〔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áng] ⑴ 堤岸,堤防⑵ 水池⑶ 某些地区在室内挖小坑用来生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徒郞切頁碼第457頁,第4字續丁孫
塘
隄也。从土唐聲。
附注王廷鼎佚字輯說:「古塘皆作唐,後加土以別於國名姓氏之唐耳。」
白话解释
塘,池隄。字形采用“土”作边旁,“唐”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玉篇‧土部》:「隄,塘也。」大徐本《說文‧新附》:「塘,隄也。从土、唐聲。」聲符「」隸變作「唐」。本義是堤岸、堤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塘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906頁,第5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167頁,第9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868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608頁,第11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543頁,第14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2017頁,第4字 |
| 7 | 說文探原 | 第6763頁,第1字 |
| 8 | 說文集注 | 第2890頁,第1字 |
| 9 | 說文標整 | 第361頁,第29字 |
| 10 | 標注說文 | 第584頁,第16字 |
| 11 | 說文注箋 | 第4817頁,第1字 |
| 12 | 說文詁林 | 第13322頁【後編】第14697頁 |
| 13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304頁,第2字 |
| 14 | 古字釋要 | 第1258頁,第5字 |
| 15 | 新附通誼 | 第75頁,第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