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字详情
夭
夭字概述
〔夭〕字拼音是(yāo),部首是丿部,总笔画是4画,是独体字。
〔夭〕字是独体字,五行属土。
〔夭〕字造字法是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是屈,摧折。
〔夭〕字仓颉码是HK,五笔是TDI,四角号码是20804,郑码是MGD,中文电码是1130,区位码是5618。
〔夭〕字的UNICODE是U+592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829,UTF-32:0000592D,UTF-8:E5 A4 AD。
〔夭〕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126,属次常用字。
〔夭〕字异体字是枖、殀、𡕟、𡝩、𡰭、𣧕、𣨘。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89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249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84頁,第5字
音《廣韻》:於嬌切;《集韻》、《韻會》:於喬切;《正韻》:伊堯切,𡘋音妖 —— 色愉貌。《論語》:夭夭如也。
义又,草盛貌。《書・禹貢》:厥草惟夭。
义又,少好貌。《詩・周南》:桃之夭夭。
义又,災也。《詩・小雅》:夭夭是椓。
义又,閎夭,人名。文王四友之一,武十亂之一。
义又,栢夭,馬名。見《列子》。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皓切,音襖 —— 未壯也。《禮・月令》:孟春,毋殺胎、夭㊟〔《禮・月令》原文作「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王制〉:不殺胎,不殀夭。【註】未生者曰胎,方生者曰夭。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於兆切;《正韻》:伊鳥切。𡘋同「𣧕」。《說文》:屈也。【徐曰】夭矯其頭頸也,一曰短折也。《博雅》:不盡天年謂之夭。
音又,《集韻》:烏酷切,音沃。《山海經》:軒轅國有諸夭之野。
音又,苦緺切,音歪。白樂天詩:錢塘蘇小小,人道最夭斜。自註:夭音歪,收入九佳。
音又,叶於糾切,音黝。韓愈〈韋夫人墓銘〉:歸逢其良,夫夫婦婦,獨不與年,而卒以夭。婦音阜。歐陽修〈蔡君山墓銘〉:退之有言,死孰爲夭;子墓予銘,其傳不朽。
义別作芺叐关。
卷目:考證・丑集下 部首:大部
愛日堂藏本: 第128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2頁,第36字
《詩・小雅》夭夭是椓。
謹照原文夭夭改天天。
注解
〔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夭〕字拼音是yāo,独体字,可拆字为㇒、大。
〔夭〕字造字法是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是屈,摧折。
〔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āo] ⑴ 草木茂盛美丽⑵ 未成年的人死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於兆切頁碼第344頁,第1字續丁孫
夭
屈也。从大,象形。凡夭之屬皆从夭。
附注林義光《文源》:「奔走字篆从夭……象兩手搖曳形。」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走(跑步)時兩臂擺動之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依少反頁碼第837頁,第2行,第1字述
屈也。從大,象形。凡夭之屬,皆從夭。
鍇注臣鍇曰:「夭,矯其頭頸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於兆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974頁,第2字許惟賢第863頁,第5字
屈也。从大。象形。
段注象首夭屈之形也。隰有莀楚傳曰:夭,少也。《桃夭》傳曰:夭夭,桃之少壯也。《凱風傳》曰:夭夭,盛皃也。《月令》注曰:少長曰夭。此皆謂物初長可觀也。物初長者尙屈而未申。叚令不成遂,則終於夭而已矣。故《左傳》、《國語》注曰:短折曰夭。《國語》注又曰:不終曰夭。又曰:夭,折也。孟康注《五行志》曰:用人不以次弟爲夭。皆其引申之義也。《論語》。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上句謂其申。下句謂其屈。不屈不申之閒,其斯爲聖人之容乎。於兆切。二部。按亦於喬切。古平上無《異義》。後人乃別之。
凡夭之屬皆从夭。
白话解释
夭,屈身。字形采用“大”作边旁,像人扭头屈身的样子。所有与夭相关的字,都采用“夭”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字形都像人擺動手臂奔跑的樣子,在六書中屬於獨體象形。戰國文字則於腰部之處增一曲筆,表示手臂甩動飛快的意思。至篆文,則將原為擺動的手臂形變為兩手下垂,並在「大」字的上端彎曲其形,以像屈頸的樣子。其後的字形均依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變體象形。
夭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77頁,第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857頁,第2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652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40頁,第5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07頁,第13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475頁,第1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513頁,第3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5020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169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8頁,第15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25頁,第14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525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126頁【補遺】第17542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224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877頁【崇文】第3505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418頁 |
| 17 | 說文新證 | 第767頁,第2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820頁,第1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964頁,第6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