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字详情
央
央字概述
〔央〕字拼音是(yāng),部首是丨部,总笔画是5画,是独体字。
〔央〕字是独体字,五行属土。
〔央〕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 jiǒng )之内。上像物体( 冂 ),一个人( 大 )站在它的当中。本义是中心。
〔央〕字仓颉码是LBK,五笔是MDI,四角号码是50800,郑码是LDGD,中文电码是1135,区位码是4975。
〔央〕字的UNICODE是U+592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830,UTF-32:0000592E,UTF-8:E5 A4 AE。
〔央〕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249,属常用字。
〔央〕字异体字是㡕、泱。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89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249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84頁,第7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於良切,音秧 —— 中也。《詩・秦風》:宛在水中央。《淮南子・天文訓》:中央爲都。〈地形訓〉:中央四達,風氣之所通,雨露之所會也。
义又,半也。《詩・小雅》:夜如何其,夜未央。上官儀詩:明月樓中夜未央。
义又,盡也。漢武帝〈李夫人賦〉:惜蕃華之未央。
义又,廣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覽曲臺之央央。
义又,未央,漢宮名,在長安。
音又,於京切,音英 —— 旗斿貌。《詩・小雅》:旂旐央央。
义又,鮮明貌。《詩・小雅》:白旆央央。
义《說文》:从大在冂之內。【徐曰】从大,取其正中,會意。
注解
〔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央〕字拼音是yāng,独体字,可拆字为冂、大、;、、大。
〔央〕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 jiǒng )之内。上像物体( 冂 ),一个人( 大 )站在它的当中。本义是中心。
〔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āng] ⑴ 中心,正当中⑵ 恳求⑶ 尽,完了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下反切於良切頁碼第169頁,第10字續丁孫
央
中央也。从大在冂之內。大,人也。央㫄同意。一曰久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天(與大同義,表示人),脖子上戴有『凵』形的器械。丁山以為本義當為凶咎。」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反切殷強反頁碼第422頁,第7行,第1字述
中央也。從大在冂之内。大,人也,央㫄同意。一曰久。
鍇注臣鍇曰:「凡大字,皆象人之正立也。故央字從大,取其正中也。㫄字象四出,故曰與㫄同。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下反切於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910頁,第5字許惟賢第403頁,第5字
央,中也。
段注央逗。複舉字之未刪者也。《月令》曰:中央土。詩箋云:夜未渠央。古《樂府》。調弦未詎央。《顏氏家訓》作未遽央。皆卽未渠央也。渠央者,中之謂也。詩言未央,謂未中也。《毛傳》。央,且也。且者,薦也。凡物薦之則有二。至於艾而爲三矣。下文夜未艾。艾者,久也。箋云:芟末曰艾。以言夜先雞鳴時。合初昏與艾言之。是央爲中也。
从介在之內。大,
段注逗。
人也。
段注人在內。正居其中。於良切。十部。
央旁同意。
段注央取大之中居。旁取㒳旁外郭。故曰同意。
一曰久也。
段注此別一義。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未央宮,蕭何所起,取無極意。未央,未中也;央,了也;未央者,未了也。
夜未央,夜未中,即夜未半也。「未詎央」,漢之俗語。央又訓久。蕭何作未央宮,與長樂宮命名同意,未央即無盡也。今為中央字,央訓中矣。
中央也。未央宮者,蕭何所取,非未中言也,當訓未盡,無極。
白话解释
央,中央。字形采用“大”作边旁,像“大”在“冂”之内。“大”,即站立的“人”。“央”与“”(旁)同一意思。一种说法认为,“央”是“久”的意思。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天(與從大同義,表示人),像人脖子上戴有「凵」形的器械。金文字形則將「天」改作「大」,「凵」形的器械稍作改變。戰國文字則在「大」字之上增筆強調器械之形。篆文字形依承甲、金文而來,「大」字形略作變化而已,為隸書、楷書字形之所本。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央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336頁,第6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436頁,第3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340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216頁,第2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210頁,第1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742頁,第2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1301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2893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1087頁,第3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133頁,第9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214頁,第9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13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5518頁【補遺】第16811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3539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445頁【崇文】第1777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665頁 |
| 17 | 說文新證 | 第451頁,第1字 |
| 18 | 章授筆記 | 第224頁,第8字 |
| 19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521頁,第1字 |
| 20 | 古字釋要 | 第536頁,第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