奡字详情

𭗱

àoㄠˋ
大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5961 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大部

12画

9

12画 (奡)

上下结构

DHDJ

MUKLL

ANGN

10228

U 5961

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横、撇、捺、撇、竖

奡字概述

〔奡〕字拼音是(ào),部首是大部,总笔画是12画

〔奡〕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𦣻、夰”,五行属土。

〔奡〕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傲慢。

〔奡〕字仓颉码是MUKLL,五笔是DHDJ,四角号码是10228,郑码是ANGN

〔奡〕字的UNICODE是U+596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881,UTF-32:00005961,UTF-8:E5 A5 A1。

〔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338

〔奡〕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1àoㄠˋ

基本解释

古同“”,傲慢。
上古人名,相传力大,并能陆地行舟。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本义:傲慢。
2.同本义。
arrogant; haughty;
奡,嫚也。…《虞书曰:“若丹朱奡。” —— 《说文》帝曰:“无若丹朱奡。 —— 《书·益稷》
奡兀(傲慢)
3.突兀 lofty——常用以形容文字超脱不凡。
4.矫健有力——常用以评述文章风格 。
strong and active;
排奡(文笔矫健)

2áoㄠˊ

详细解释

名词
夏代寒浞之子 Ao,相传是个大力士 羿善射, 奡荡舟。——《论语·宪问》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9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25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188頁,第22

廣韻》:五到切;《集韻》、《正韻》:魚到切;《韻會》:疑到切,𡘋音嫯。說文》:慢也。與傲通。

又,矯健貌。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又,人名。寒浞子,多力,能陸地行舟。論語》:奡盪舟。

總要》:从𦣻、从夰。夰,取高卬義。俗作奡,非。

注解

〔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奡〕字拼音是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𦣻、夰

〔奡〕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傲慢。

〔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ào] ⑴ 古同“傲”,傲慢。⑵ 上古人名,相传力大,并能陆地行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五到切頁碼347頁,第3

奡嫚也。从𦣻从夰,夰亦聲。《虞書》曰:「若丹朱奡。」讀若傲。《論語》:「奡湯舟。」

附注段玉裁注:「傲者昂頭,故从首。」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五號反頁碼843頁,第7行,第2

奡嫚也。從𦣻、從夰,夰亦聲。《虞書》曰:「若丹朱奡。」讀若傲。《論語》:「奡盪舟。」

鍇注臣鍇曰:「今文《尚書》作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古到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91頁,第3許惟賢870頁,第3

奡嫚也。

段注嫚者,侮㑥也。傲者,倨也。奡與傲音義皆同。引伸爲排奡。多力皃。

𦣻。从夰。

段注傲者昂頭。故从首。

夰亦聲。

段注古到切。二部。

《虞書》曰:若丹朱奡。

段注《皋陶謨》文。朱當作絑。

讀若傲。《論語》奡湯舟。

段注《憲問》篇文。依宋本及《集韵》、《類篇》作湯。今作盪。非。湯卽盪陣字。湯陣音湯。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只奡(嫚)字,後造傲字。雖敖从放聲可通,然古只作奡字。

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3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863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57頁
4說文校箋第443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411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48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53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04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8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71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42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355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195頁【補遺】第17556頁
14通訓定聲第112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82頁【崇文】第3525頁
16說文句讀第1428頁
17說文新證第780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424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893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972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