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字详情
容
容字概述
〔容〕字拼音是(róng),部首是宀部,总笔画是10画。
〔容〕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谷”,五行属土。
〔容〕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小 徐本“从宀,谷( gǔ )。”大 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是容纳。
〔容〕字仓颉码是JCOR,五笔是PWWK,四角号码是30608,郑码是WOOJ,中文电码是1369,区位码是4061。
〔容〕字的UNICODE是U+5BB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481,UTF-32:00005BB9,UTF-8:E5 AE B9。
〔容〕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105,属常用字。
〔容〕字异体字是㝐、㣑、鎔、頌、𠕺、𠴅、𡧶、𡨐。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78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287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225頁,第1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餘封切,音融。《說文》:盛也。从宀、从谷。徐鉉曰: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增韻》:受也、包函也。《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書・君陳》: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註】謂包之也。又,《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爲所包容久矣。
义又,儀容也。《禮・冠義》:禮文之始,在於正容體。〈射義〉:試之於澤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又,〈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义又,從容,安也。《書・君𨻰》:從容以和。《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义又,《爾雅・釋器》:容謂之防。【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义又,禮官曰容。《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爲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义又,飛揚貌。《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
义又,《禮・內則》:佩容臭。【註】香物也。助爲形容之飾,猶後世香囊也。
义又,紗之輕者曰輕容。唐《苑類》:輕容,無花薄紗也。
义又,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
义又,姓。八凱仲容之後。《禮記》有周大夫容居。又,慕容,複姓。
音又,《集韻》:尹竦切 —— 與慫慂之慂同,勸也。
音又,《正字通》:余壟切,音涌。《前漢・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
义又,與頌通。《說文》:貌也。从頁,公聲。【徐曰】此儀容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以爲歌頌字。《前漢・惠帝紀》: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顏師古註】古頌與容同。〈𠛬法志〉〔註〕:頌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音又,叶與章切,音陽。韓愈〈獨孤申叔哀辭〉: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嗚呼遠矣,何日而忘。
义又,《參同契》:天道甚浩廣,太𤣥無形容;虛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
卷目:考證・寅集上 部首:宀部
愛日堂藏本: 第161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4頁,第29字
《禮・冠義》禮文之始,在於正容體。
謹照原文禮文改禮義。
《射義》試之於澤宮。
謹照原文澤宮改射宮。
《禮記》有周大夫容居。
謹照檀弓周改徐。
注解
〔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容〕字拼音是ró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谷。
〔容〕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小 徐本“从宀,谷( gǔ )。”大 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是容纳。
〔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óng] ⑴ 包含,盛( chéng )⑵ 对人度量大⑶ 让,允许⑷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⑸ 或许,也许⑹ 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余封切頁碼第240頁,第33字續丁孫
容
盛也。从宀、谷。
鉉注臣鉉等曰: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
𠕺
異體㝐
古文容从公。
附注徐鍇繫傳作「从宀,谷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弋雍反頁碼第615頁,第2行,第1字述
盛也。從宀谷聲。
鍇注臣鍇曰:「此但爲容受字,容皃字古作頌也。」
反切………頁碼第615頁,第3行,第1字述
古文容從公。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余封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357頁,第3字許惟賢第594頁,第11字
盛也。
段注今字叚借爲頌皃之頌。
从宀。谷聲。
段注此依小徐本。谷古音讀如欲。以雙聲龤聲也。鉉本作从宀谷。云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亦通。余封切。九部。
古文容。从公。
段注公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盛也。容貌=頌貌。
白话解释
容,装盛。字形采用“宀、谷”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容”字,字形采用“公”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作,由「宀」、「公」二字構成。從宀,示盛物之所。從公,聲符,注明音讀。戰國文字二例,前例承自金文;後例從宀、從谷會意,從谷,示所盛容量之大。篆文承之戰國文字第二例;古文承自金文,從宀、公聲。隸書承自篆文。楷書承自隸書,整齊化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容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471頁,第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600頁,第10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461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301頁,第6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289頁,第6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043頁,第2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1778頁,第3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3737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1533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185頁,第24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297頁,第1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2443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7445頁【補遺】第17115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84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633頁【崇文】第2529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974頁 |
| 17 | 章授筆記 | 第309頁,第2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802頁,第2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708頁,第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