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字详情
茸
茸字概述
〔茸〕字拼音是(róng),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9画。
〔茸〕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耳”,五行属木。
〔茸〕字仓颉码是TSJ,五笔是ABF,四角号码是44401,郑码是ECE,中文电码是5422,区位码是4055。
〔茸〕字的UNICODE是U+833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592,UTF-32:00008338,UTF-8:E8 8C B8。
〔茸〕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402,属次常用字。
〔茸〕字异体字是䩸、毧、絨、𦔋、𦶪。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64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29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997頁,第5字
音《唐韻》:而容切;《集韻》:而融切;《韻會》:如容切,𡘋音戎。《說文》:草茸茸貌。張衡〈南都賦〉:阿那蓊茸。謝靈運詩:新蒲含紫茸。
义又,《史記・晉世家》:狐裘蒙茸。【註】蒙茸以言亂貌,《左傳》作尨茸。
义又,木名。《管子・地員篇》:其杞其茸。
义又,鹿茸,藥名。《本草》:四月五月解角時取,隂乾,使時燥。
义又,《𥠇天子傳》:賜紫茸雲氣帳。杜牧詩:醉脫紫茸裘。
义又,五茸,地名。陸龜蒙詩:五茸春草雉媒驕。自註:五茸,吳王獵所。
音又,《集韻》:乳勇切,音宂 —— 草生貌。《前漢・司馬相如傳》:叢以蘢茸。【師古註】聚貌。
义又,《前漢・司馬遷傳》:僕又茸以蠶室,重爲天下觀笑。【師古註】茸,推也。
义又,闒茸,不肖也。〈鹽鐵論〉:賢知之士,闒茸之所惡也。
卷目:考證・申集上 部首:艸部
愛日堂藏本: 第58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6頁,第4字
《𥡆天子傳》賜紫茸雲氣帳。
謹按𥡆天子傳無此文,謹照原書改飛燕外傳。
注解
〔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茸〕字拼音是ró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耳。
〔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óng] ⑴ 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⑵ 细柔的毛、发:“半脱紫~裘”。~毛。⑶ 指“鹿茸”(带细毛的才生出来的鹿角,可入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而容切頁碼第31頁,第9字續丁孫
茸
艸茸茸皃。从艸,聦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乳逢反頁碼第108頁,第4行,第1字述
艸茸茸皃。從艸,聰省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而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85頁,第8字許惟賢第81頁,第5字
艸茸茸皃。
段注茸之言茙也。《召南・毛傳》曰:襛猶戎戎也。《韓詩》。何彼茙矣。《左氏傳》。狐裘尨茸。卽詩之狐裘蒙戎。
从艸。耳聲。
段注今本作聰省聲。此淺人所肊改。此形聲之取雙聲不取㬪韵者。而容切。九部。籒文作𦶪。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茸,从艸从叢之或體。
白话解释
茸,艸茸茸的样子。字形采用“艸”作边旁,用省略了“怱”的“聦”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有茂盛意。字從艸、耳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茸,艸茸茸皃。」段注:「茸之言茙也。籀文作?。」楷書字形承篆文而來。
茸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58頁,第14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95頁,第2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86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2頁,第24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36頁,第9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29頁,第6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51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633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01頁,第3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4頁,第24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3頁,第6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49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913頁【補遺】第16268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8頁,第2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7頁【崇文】第425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29頁 |
| 17 | 章授筆記 | 第53頁,第4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578頁,第3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97頁,第9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