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字详情
寡
寡字概述
〔寡〕字拼音是(guǎ),部首是宀部,总笔画是14画。
〔寡〕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𪟊”,五行属水。
〔寡〕字造字法是会意。金文字形,从“宀”( mián ),从“页”( xié ),是一个人独处屋下的形象。本义是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
〔寡〕字仓颉码是JMCH,五笔是PDEV,四角号码是30227,郑码是WDOY,中文电码是1391,区位码是2549。
〔寡〕字的UNICODE是U+5BE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521,UTF-32:00005BE1,UTF-8:E5 AF A1。
〔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173,属次常用字。
〔寡〕字的近义词是少,反义词是众、多,异体字是𠆣、𡩼、𡪍、𡫛、𧵿。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8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90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228頁,第8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瓦切,瓜上聲。《說文》:少也。从宀、頒。頒,分賦也;宀分故爲少也。《爾雅・釋詁》:罕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繫辭〉:吉人之辭寡。
义又,《釋名》:倮也。倮然單獨也。《書・梓材》:至于敬寡。《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𤯝之㊟〔馮弱犯寡則眚之。參頁0732「眚」字注〕。
义又,《大戴禮》:五十無夫曰寡。又,凡孀嫠皆曰寡婦。又,無夫無婦𡘋謂之寡。丈夫曰索,婦女曰嫠。
义又,王侯謙稱。《禮・曲禮》:諸侯自稱曰寡人。《論語》:夫人自稱曰寡小君,皆言寡德也。
义又,《詩・大雅》:𠛬于寡妻。【註】嫡妻也。【箋】寡有之妻,言賢也。【疏】嫡妻惟一,故言寡。
音又,叶公戸切,音古。《詩・小雅》「爰及矜人,哀此鰥寡」,叶上野羽 —— 野音暑。又,〈大雅〉「不侮矜寡」,叶上吐下禦。
音又,叶古火切,音果。陸雲〈歲暮賦〉:歲難除而易逝兮,情艱多而泰寡;年有來而棄子兮,時無算而非我。
义《正字通》本作寡。《正譌》:俗从力作寡,非。
卷目:考證・寅集上 部首:宀部
愛日堂藏本: 第164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4頁,第38字
《論語》夫人自稱曰寡小君。
謹照原文改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注解
〔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寡〕字拼音是guǎ,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𪟊。
〔寡〕字造字法是会意。金文字形,从“宀”( mián ),从“页”( xié ),是一个人独处屋下的形象。本义是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
〔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uǎ] ⑴ 少,缺少⑵ 淡而无味⑶ 妇女死了丈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古瓦切頁碼第241頁,第24字續丁孫
寡
少也。从宀从頒。頒,分賦也,故爲少。
附注容庚《金文編》:「寡,从頁,不从頒。」
附注《說文新證》:「西周金文从宀、从頁,會屋內一人、獨凥之意。戰國文字或省『宀』而加繁飾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古瓦反頁碼第617頁,第1行,第2字述
少也。從宀、頒。頒,分也。從宀、頒,故爲少也。
鍇注臣鍇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葢和無寡,安無傾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古瓦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361頁,第4字許惟賢第596頁,第8字
少也。
段注引伸之凡倮然,單獨皆曰寡。
从宀頒。頒,分也。
段注先鄭注《周禮》曰:頒讀爲班布之班。謂分賜也。按頒之本訓大頭也。此云頒,分也。謂叚借。
宀分故爲少也。
段注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宀分者,合於上而分於下也。故始多而終少。古瓦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少也。寡人,只有予一人之意,非謙詞也。
少也。寡人者,只有予一人之意,非謙詞也。
白话解释
寡,稀少。字形采用“宀、颁”会义。颁,表示分授田地房屋等资产,所以有“少”的意思。
字形解说
金文三例,首例作,由「宀」、「頁」二字構成。從宀,示居屋之義。從頁,與「首」同義。會二字得獨居之義。凡無妻、無夫通謂之寡;第二例從宀、從二頁;第三例,省掉從宀,只是從頁,旁著四小點,方名繁文。戰國文字二例,前例省體,承自金文第三例;第二例繁體從宀、從頁,增益從人。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繁體,增益從分。隸書承自篆文,結合「頁」下二筆,與「分」之二撇,變易為四小點。楷書承自隸書,省略「頁」下二筆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寡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472頁,第10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603頁,第1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463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302頁,第17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290頁,第11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048頁,第1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1786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3747頁,第3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1540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186頁,第12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298頁,第4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2453頁,第3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7472頁【補遺】第17122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785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634頁【崇文】第2533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978頁 |
| 17 | 說文新證 | 第599頁,第1字 |
| 18 | 章授筆記 | 第312頁,第1字 |
| 19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836頁,第1字 |
| 20 | 古字釋要 | 第713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