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字详情
嵩
嵩字概述
〔嵩〕字拼音是(sōng),部首是山部,总笔画是13画。
〔嵩〕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山、高”,五行属土。
〔嵩〕字仓颉码是UYRB,五笔是MYMK,四角号码是22227,郑码是LLJL,中文电码是1529,区位码是6552。
〔嵩〕字的UNICODE是U+5D6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913,UTF-32:00005D69,UTF-8:E5 B5 A9。
〔嵩〕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479。
〔嵩〕字异体字是㟣、崇、崈、崧。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54頁,第21字
同文書局本: 第317頁,第27字
標點整理本: 第256頁,第44字
音《玉篇》:思融切 —— 同「崧」。《說文》:中嶽嵩高山也,从山高,指事。《白虎通》:中嶽獨加高字,中央在四方之中可高,故曰嵩高。《後漢・郡國志》:穎川陽城有嵩高山。【註】禹貢有外方山,卽嵩也。《前漢・武帝紀》: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
义又,姓。
音《正譌》:嵩,古作崇。韋昭《國語註》㊟〔即《國語注》〕:通用崈。《正字通》:按,崇、崈音義同,不當合崇、嵩爲一。互見前崧字註。
注解
〔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嵩〕字拼音是sō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山、高。
〔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ōng] ⑴ 〔~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⑵ 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息弓切頁碼第307頁,第17字續丁孫
嵩
異體崧
中岳,嵩高山也。从山从高,亦从松。
鉉注韋昭《國語》注云:「古通用崇字。」
白话解释
嵩,中岳,嵩是高山。字形采用“山、高”会义,字形也采用“松”作边旁。韦昭在《国语》中注释说:“嵩,古代通用‘崇’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從山、從高,用來表示山的高大。篆文、隸書、楷書結構不變。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嵩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06頁,第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765頁,第9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585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392頁,第11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368頁,第12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324頁,第2字 |
| 7 | 說文探原 | 第4561頁,第2字 |
| 8 | 說文集注 | 第1954頁,第1字 |
| 9 | 說文標整 | 第239頁,第21字 |
| 10 | 標注說文 | 第380頁,第14字 |
| 11 | 說文注箋 | 第3149頁,第1字 |
| 12 | 說文詁林 | 第9203頁【補編】第14912頁 |
| 13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237頁,第2字 |
| 14 | 古字釋要 | 第880頁,第13字 |
| 15 | 新附通誼 | 第42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