幪字详情

𭗱

méngㄇㄥˊ
巾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5E6A 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通用字

巾部

16画

14

17画 (幪)

左右结构

形声字

MHAE

LBTBO

LIAG

44232

1619

U 5E6A

竖、横折钩、竖、横、竖、竖、点、横撇/横钩、横、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幪字概述

〔幪〕字拼音是(méng),部首是巾部,总笔画是16画

〔幪〕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巾、蒙”。

〔幪〕字仓颉码是LBTBO,五笔是MHAE,四角号码是44232,郑码是LIAG,中文电码是1619

〔幪〕字的UNICODE是U+5E6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170,UTF-32:00005E6A,UTF-8:E5 B9 AA。

〔幪〕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869

〔幪〕字异体字是𢄐

汉字解释

méngㄇㄥˊ

基本解释

〔帲~〕见“”。
〔~~〕形容茂盛的样子,如“麻麦~~”。

详细解释

1.——“帡幪”( píngméng )
2.古代称帐幕之类覆盖的东西。在旁的叫帡,在上的叫幪。
幪,盖衣也。 —— 《说文》
3.庇护。
幸托帡幪
4.茂盛貌。
麻麦幪幪。 —— 《诗·大雅·竺民》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巾部

武英殿刻本: 第802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337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279頁,第19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謨逢切,𡘋音蒙。廣韻》:覆也。揚子《法言》:震風凌雨,然後知夏屋之帲幪也。集韻》:通作𢄐

又,《類篇》:母總切,音蠓 —— 茂盛貌。詩・大雅》:麻麥幪幪。【傳】幪幪然,盛茂也。

注解

〔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巾部

〔幪〕字拼音是mé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巾、蒙

〔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éng] ⑴ 〔帲~〕见“帲”。⑵ 〔~~〕形容茂盛的样子,如“麻麦~~”。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请参考“𢄐”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莫紅切頁碼253頁,第28

𢄐

異體

𢄐蓋衣也。从巾冡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母東反頁碼650頁,第3行,第1

𢄐葢衣也。從巾冡聲也。

鍇注臣鍇曰:「象形。古有罪著黒幪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莫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439頁,第2許惟賢630頁,第2

𢄐葢衣也。

段注覆葢物之衣也。《法言》。震風凌雨。然後知夏屋之爲帲幪也。幪卽𢄐之俗。《尙書大傳》。下㓝墨𢄐。《方言》。𢄐,巾也。與許義稍異。《大雅》。麻麥幪幪。傳曰:幪幪然茂盛也。按此亦引伸之義。謂徧覆於地也。

从巾。冡聲。

段注莫紅切。九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覆于面者曰𢄐

覆于面者曰𢄐

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98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635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486頁
4說文校箋第320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305頁,第23字
6說文今釋第110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88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91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28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96頁,第28字
11標注說文第315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259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823頁【補遺】第17166頁
14通訓定聲第22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72頁【崇文】第2685頁
16說文句讀第1033頁
17章授筆記第326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184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750頁,第1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