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字详情
氓
氓字概述
〔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éng、máng),部首是氏部,总笔画是8画。
〔氓〕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亡、民”,五行属水。
〔氓〕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民,亡声。“亡”亦有表意作用,指自彼来此之民。本义是外来的百姓。
〔氓〕字仓颉码是YVRVP,五笔是YNNA,四角号码是07747,郑码是SHYH,中文电码是3047,区位码是3505。
〔氓〕字的UNICODE是U+6C1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667,UTF-32:00006C13,UTF-8:E6 B0 93。
〔氓〕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226,属次常用字。
〔氓〕字异体字是䇇、甿、𣱅、𦫋。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氏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3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98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548頁,第4字
音《唐韻》:武庚切;《正韻》:眉庚切,𡘋音盲。《說文》:民也。《詩・衞風》: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石經註》:《疏》作甿,甿與氓通。《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里安甿,以樂昏擾甿,以土宜敎甿稼穡,以興耡利甿,以時器勸甿,以彊予任甿。【鄭註】變民言甿,異外內也。甿猶懵。懵,無知貌也。又,〈旅師〉:凡新甿之治,皆聽之,使無征役。【註】新甿,謂新徙來者也。〇【按】此則氓本同「甿」。《長箋》以氓爲民,𤱕爲民田,分爲二,非是。
音又,《集韻》:謨耕切;《韻會》:謨盲切,𡘋音萌 —— 義同。
义又,通作萌。《前漢・劉向傳》:民萌何以戒勉。【註】萌,與甿同。
音又,楊愼《經說》:氓从亡、从民,流亡之民也。引《周禮》「新甿之治」註:新徙來者。〇【按】氓與民音別義同。从亡者,言民易散難聚,非專屬新徙之民而言。《周禮》註「新徙來者」,釋新義,非釋𤱕義。遂人之安氓、敎氓,氓猶民也,非皆他國新徙之民謂之氓也。《孟子》受廛爲氓,猶受廛爲民,天下之民皆願爲氓,猶皆願爲民也。楊說迂泥。
卷目:考證・辰集下 部首:氏部
愛日堂藏本: 第34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4頁,第6字
周禮註,新徙來者,釋新義,非釋𤱕義。
謹按文義𤱕改甿。
注解
〔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氏部。
〔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éng、m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亡、民。
〔氓〕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民,亡声。“亡”亦有表意作用,指自彼来此之民。本义是外来的百姓。
〔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éng] ⑴ 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㈡ [máng] ⑴ 〔流~〕见“流”。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武庚切頁碼第419頁,第5字續丁孫
氓
異體𣱅
民也。从民兦聲。讀若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沒彭反頁碼第1002頁,第7行,第2字述
民也。從民亡聲。讀若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武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505頁,第3字許惟賢第1090頁,第3字
民也。
段注詩。氓之蚩蚩。傳曰:氓,民也。《方言》亦曰:氓,民也。《孟子》。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爲之氓矣。趙注。氓者,謂其民也。按此則氓與民小別。葢自他歸往之民則謂之氓。故字从民亡。
从民。亡聲。讀若盲。
段注武庚切。古音在十部。
白话解释
氓,草民百姓。字形采用“民”作边旁,“亡”作声旁,读作“盲”。
氓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830頁,第3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067頁,第2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795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556頁,第11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98頁,第2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841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3100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6209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662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31頁,第2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534頁,第1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388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286頁【補遺】第17857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3646頁,第3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96頁【崇文】第4381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12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908頁,第1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1163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