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字详情
念
念字概述
〔念〕字拼音是(niàn),部首是心部,总笔画是8画。
〔念〕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今、心”,五行属火。
〔念〕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今声。本义是常思;思念,惦念。
〔念〕字仓颉码是OINP,五笔是WYNN,四角号码是80332,郑码是ODXW,中文电码是1819,区位码是3678。
〔念〕字的UNICODE是U+5FF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565,UTF-32:00005FF5,UTF-8:E5 BF B5。
〔念〕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177,属常用字。
〔念〕字的近义词是思、想,异体字是唸、廿、悥、念、𢗁。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06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378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322頁,第21字
音《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𡘋音𦁇。《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
义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
义又,姓。西魏太守念賢。
音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义《六書精薀》㊟〔即《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𫝹,非。
注解
〔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念〕字拼音是ni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今、心。
〔念〕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今声。本义是常思;思念,惦念。
〔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iàn] ⑴ 惦记,常常想⑵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⑶ 说,读,诵读⑷ “廿”的大写。⑸ 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奴店切頁碼第350頁,第15字續丁孫
念
常思也。从心今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寜店反頁碼第851頁,第2行,第2字述
常思也。從心今聲。
鍇注臣鍇按:《尚書》曰:「我念爾祖。」常念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奴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008頁,第8字許惟賢第877頁,第11字
常思也。
段注《方言》曰:念,思也。又曰:念,常思也。許云:懷,念思也。《左傳》引《夏書》曰: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从心。今聲。
段注奴店切。七部。
白话解释
念,经常惦记。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今”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文從心、亼聲。金文或從心、亼聲,或從心、含聲;含在金文中用作今,亦可解為從心、今聲。戰國文字亦作從心、含聲。從篆文到楷書,念字都是從心、今聲。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今聲,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念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90頁,第6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870頁,第10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664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47頁,第14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15頁,第16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501頁,第7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554頁,第4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5085頁,第3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207頁,第3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73頁,第22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32頁,第16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592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296頁【補遺】第17571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366頁,第3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891頁【崇文】第3561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443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960頁,第2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979頁,第7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