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字详情

niánㄋㄧㄢˊ
鱼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9C87 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鱼部

13画

5

16画 (鮎)

左右结构

QGHK

NMYR

RIJ

21160

7630

8651

U 9C87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竖、横、竖、横折、横

鲇字概述

〔鲇〕字拼音是(nián),部首是鱼部,总笔画是13画

〔鲇〕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鱼、占”,五行属火。

〔鲇〕字仓颉码是NMYR,五笔是QGHK,四角号码是21160,郑码是RIJ,中文电码是7630,区位码是8651

〔鲇〕字的UNICODE是U+9C8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071,UTF-32:00009C87,UTF-8:E9 B2 87。

〔鲇〕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527

〔鲇〕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niánㄋㄧㄢˊ

基本解释

〔~鱼〕头大嘴宽,尾圆而短,皮有黏质,无鳞,背部苍黑色,腹白色,上下颌有四根须。昼伏泥中,夜出活动。肉可食,鳔入药。吃小鱼、贝类、蛙类等。

详细解释

名词
鲇鱼 siluroid。属于鲇亚目,头大,尾侧扁,皮有粘质,无鳞。
鲇鱼上竹(鲇鱼粘滑,难于上竹。比喻求进艰难) 【漢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请参考“”字。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16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468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465頁,第17

唐韻》、《集韻》、《韻會𡘋奴兼切,音拈。說文》:鯷也。爾雅・釋魚》〔註〕: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爲鮧。本草圖經》:鮧,背靑而口小者名鮎。周益公記:宜興洞有四足鮎。宋乾道六年,行都北關有鮎魚,色黑,腹下出人手於兩旁,各具五指,此魚妖也。

又,《集韻》、《正韻𡘋尼占切,音黏 —— 義同。

注解

〔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鮎〕字拼音是ni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占

〔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ián] ⑴ 〔~魚〕頭大嘴寬,尾圓而短,皮有黏質,無鱗,背部蒼黑色,腹白色,上下頜有四根鬚。晝伏泥中,夜出活動。吃小魚、貝類、蛙類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奴兼切頁碼388頁,第2

鮎𩷑也。从𤋳占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年兼反頁碼939頁,第6行,第1

鮎𩷑也。從魚占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奴兼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311頁,第2許惟賢1005頁,第7

鮎𩷑也。

段注《釋魚》及魚麗傳曰:鰋,鮎也。孫炎云:鰋一名鮎。郭別鰋鮎爲二。非也。

从魚。占聲。

段注奴兼切。七部。

鮎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66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97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736頁
4說文校箋第508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460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69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86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72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46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04頁,第31字
11標注說文第48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407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436頁【補遺】第17740頁
14通訓定聲第50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12頁【崇文】第4045頁
16說文句讀第1658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91頁,第7字
18古字釋要第1073頁,第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