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字详情
愧
愧字概述
〔愧〕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uì、chŏu),部首是忄部,总笔画是12画。
〔愧〕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鬼”,五行属木。
〔愧〕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是惭愧。
〔愧〕字仓颉码是PHUI,五笔是NRQC,四角号码是96013,郑码是UNJ,中文电码是1951,区位码是3202。
〔愧〕字的UNICODE是U+612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871,UTF-32:00006127,UTF-8:E6 84 A7。
〔愧〕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776,属常用字。
〔愧〕字异体字是媿、聭、謉。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45頁,第17字
同文書局本: 第396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340頁,第33字
音《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𡘋音騩。《爾雅・釋言》:慙也。《詩・大雅》:尚不愧于屋漏。《皇極經世》:無愧於口,不若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若無愧於心。
义本作媿,从女;或从恥省作聭,亦作謉𦞙。
注解
〔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愧〕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uì、chŏ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鬼。
〔愧〕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是惭愧。
〔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uì] ⑴ kuì ㄎㄨㄟˋ 羞惭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俱位切頁碼第418頁,第20字續丁孫
媿
慙也。从女鬼聲。
愧
媿或从恥省。
附注吳大澂古籀補:「媿,姓也。後世借為慙媿字,而媿之本義廢。」高鴻縉《中國字例》:「媿為女姓,愧與聭均為慙,愧从心,聭則从恥省。凡以同鬼聲而通叚用之者,當明為訓解,以免後人牽疑,應糾正《說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矩遂反頁碼第1001頁,第5行,第1字述
慙也。從女鬼聲。
鍇注臣鍇曰:「易慙媿,女子也。」
反切………頁碼第1001頁,第5行,第2字述
媿或從恥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俱位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501頁,第5字許惟賢第1089頁,第1字
慙也。
段注慙下曰:媿也。二篆爲轉注。亦考老之例。
从女。鬼聲。
段注俱位切。十五部。按此亦形聲中有會意。
媿或从恥省。
段注按卽謂从心可也。
白话解释
媿,惭愧。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鬼”作声旁。愧,这是“媿”的异体字,采用省略了“耳”的“恥”作边旁。
媿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828頁,第10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065頁,第5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793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555頁,第7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97頁,第7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838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3097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6199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657頁,第3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30頁,第15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533頁,第6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381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268頁【補遺】第17855頁【後編】第14685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434頁,第3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94頁【崇文】第4373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10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897頁,第1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1160頁,第1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