抯字详情

𭗱

zhāㄓㄚ
扌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62AF CJK 基本汉字

扌部

8画

5

9画 (抯)

左右结构

REGG

QBM

DLC

57012

U 62AF

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横

抯字概述

〔抯〕字拼音是(zhā),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8画

〔抯〕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且”。

〔抯〕字仓颉码是QBM,五笔是REGG,四角号码是57012,郑码是DLC

〔抯〕字的UNICODE是U+62A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263,UTF-32:000062AF,UTF-8:E6 8A AF。

〔抯〕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zhāㄓㄚ

基本解释

取。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13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423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370頁,第3

唐韻》、《廣韻》:側加切;《集韻》、《類篇》:莊加切,𡘋音渣。說文》:挹也。从手,且聲,讀若樝梨之樝。

又,揚子《方言》:抯摣,取也。南楚之閒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或謂之𢳛

又,《集韻》:淺野切,音且 —— 亦取也。

又,《唐韻》:徐野切;《集韻》:似也切,𡘋音灺。唐韻》:兹野切;《集韻》:子野切,𡘋音姐 —— 義𡘋同。別作𢳛𠭯,義通。

注解

〔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抯〕字拼音是zh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且

〔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ā] ⑴ 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側加切頁碼405頁,第9

抯挹也。从手且聲。讀若樝棃之樝。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側巴反頁碼972頁,第5行,第1

抯挹也。從手且聲。讀若樝梨之樝。

鍇注臣鍇按:任昉彈文曰:「舉手抯苑臂。」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側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17頁,第1許惟賢1050頁,第11

抯挹也。

段注《方言》曰:抯,摣,取也。南楚之閒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亦謂之摣。

从手。且聲。讀若樝棃之樝。

段注樝棃,見《木部》。側加切。古音在五部。按《方言》抯,摣實一字也。故許有抯無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俗作抓。

俗作抓△,非。

今俗作抓。

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0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02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768頁
4說文校箋第533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480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765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98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96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6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18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511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23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887頁【補遺】第17813頁
14通訓定聲第173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057頁【崇文】第4225頁
16說文句讀第1741頁
17章授筆記第502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85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121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