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字详情
拘
拘字概述
〔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ū、gōu),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8画。
〔拘〕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句”,五行属木。
〔拘〕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是拘留,拘禁。
〔拘〕字仓颉码是QPR,五笔是RQKG,四角号码是57020,郑码是DRJ,中文电码是2153,区位码是3048。
〔拘〕字的UNICODE是U+62D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304,UTF-32:000062D8,UTF-8:E6 8B 98。
〔拘〕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976,属常用字。
〔拘〕字异体字是佝、抅、挶、𢳉。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20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426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373頁,第4字
音《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𡘋音駒。《說文》:止也。【徐曰】物去,手能止之也。《廣韻》:執也。《易・隨卦》:拘係之,乃從維之。《書・酒誥》:盡執拘以歸于周。《左傳・僖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諸原。
义又,《史記・汲黯傳》:弘大體,不拘文法。《前漢・司馬遷傳》:隂陽之術大詳而衆忌諱,使人拘而多畏。【註】拘,曲礙也。《集韻》或作句,又作𢳉,別作佝。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居侯切,音鉤 —— 擁也。《禮・曲禮》: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註】以袂擁帚之前,埽而郤行之。
义又,取也。《禮・曲禮》:凡僕人之禮,必授人綏,若僕者降等,則撫僕之手,不然,則自下拘之。【疏】却手從僕手下自拘取之。
义又,曲也。與句同。《荀子・哀公篇》: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註】務讀爲冒,覆項也;句領,繞頸也。
义又,摟聚也。
音又,《正韻》:求於切,音渠。《莊子・達生篇》:吾處身也,若橛株拘。
音又,《集韻》:果羽切,音矩。《前漢・地理志》:拘㵎水至邯鄲入白渠。【註】應劭讀。
音又,俱遇切,音句 —— 拘挐,不展也。
音又,《集韻》、《韻會》𡘋拘玉切 —— 與挶通,戟持也。《前漢・五行志》:撠高后掖。【註】拘持之也。〇【按】詩傳,戟挶義同。故註釋互用。
注解
〔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ū、g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句。
〔拘〕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是拘留,拘禁。
〔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ū] ⑴ 逮捕或扣押⑵ 限,限制⑶ 固执,不变通㈡ [gōu] ⑴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而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舉朱切頁碼第67頁,第9字續丁孫
拘
止也。从句从手,句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于反反切卷于反頁碼第190頁,第1行,第1字述卷五
止也。從句、手,句亦聲。
鍇注臣鍇曰:「物去手能止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舉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350頁,第1字許惟賢第158頁,第1字
止也。从手句。
段注手句者,以手止之也。
句亦聲。
段注舉朱切。古音在四部。讀如鉤。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止。句(勾)留當作拘。
今亦讀勾,出票勾人是也。
拘止也。句留亦當作拘。
白话解释
拘,阻止。字形采用“手、句”作边旁,采用“句”也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句、從手,句亦聲。隸書、楷書同。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句(同勾)」為義符,表示勾拘。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拘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134頁,第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91頁,第1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155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91頁,第4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86頁,第2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297頁,第2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511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1229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445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54頁,第9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91頁,第8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682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2861頁【補遺】第16417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397頁,第2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87頁【崇文】第745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261頁 |
| 17 | 章授筆記 | 第101頁,第2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679頁,第1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242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