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字详情
据
据字概述
〔据〕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ù、jū),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1画。
〔据〕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居”,五行属木。
〔据〕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手靠着;靠着。
〔据〕字仓颉码是QSJR,五笔是RNDG,四角号码是57064,郑码是DXEJ,中文电码是2207,区位码是3061。
〔据〕字的UNICODE是U+636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454,UTF-32:0000636E,UTF-8:E6 8D AE。
〔据〕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189,属常用字。
〔据〕字异体字是㨿、㩀、拠、據、𢴃、𢷛。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0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435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382頁,第8字
音《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𡘋音居。《說文》:戟挶也。《詩・豳風箋》:《韓詩》云:口足爲事曰拮据。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居御切,音據 —— 手病也。
义又,與據通。《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据,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註】据,今據字,猶位也、處也。又,《酷吏傳贊》:趙禹据法守正。
义又,司馬相如〈大人賦〉:据以驕騖。【註】張揖云:据,直項也。
注解
〔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据〕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ù、j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居。
〔据〕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手靠着;靠着。
〔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ù] ⑴ 凭依、倚仗⑵ 占有⑶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⑷ 按照㈡ [jū] ⑴ 〔拮~〕见“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九魚切頁碼第403頁,第26字續丁孫
据
𢧢挶也。从手居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堅疎反頁碼第969頁,第3行,第1字述
戟挶也。從手居聲。
鍇注臣鍇按:《詩》:「予手拮据。」傳曰:「戟,挶也,謂手執臂曲局如戟,不可轉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九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05頁,第1字許惟賢第1045頁,第5字
𢧢挶也。
段注鴟鴞。予手拮据。傳曰:拮据,𢧢挶也。《公羊》注叚据爲據。
从手。居聲。
段注九魚切。五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手、豦聲。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豦」為聲符,有兼義功能。據《說文》,「豦」的本義為野獸相鬥而相持不解。「據」的本義為占有,和「野獸相鬥而相持不解」很像,因此從「豦」聲有兼義功能。此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据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797頁,第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018頁,第3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765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531頁,第6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78頁,第4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757頁,第2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967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5939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552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7頁,第13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508頁,第13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216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832頁【補遺】第17805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657頁,第3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52頁【崇文】第4205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31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661頁,第2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1116頁,第1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