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字详情
揪
揪字概述
〔揪〕字拼音是(jiū),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2画。
〔揪〕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秋”,五行属木。
〔揪〕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秋声。本义是收聚。
〔揪〕字仓颉码是QHDF,五笔是RTOY,四角号码是59080,郑码是DMUO,中文电码是2262,区位码是3030。
〔揪〕字的UNICODE是U+63E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578,UTF-32:000063EA,UTF-8:E6 8F AA。
〔揪〕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527,属常用字。
〔揪〕字异体字是揫。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59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444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0頁,第22字
义同「揫」。
音《正字通》:《字彙》音酒,平聲 —— 手揪也。按,揪、揫同「字」,分音各訓,誤。
注解
〔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揪〕字拼音是ji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秋。
〔揪〕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秋声。本义是收聚。
〔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ū] ⑴ 用手抓住或扭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卽由切頁碼第404頁,第1字續丁孫
𢱀
異體揫
束也。从手秌聲。《詩》曰:「百祿是揫。」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即由反頁碼第969頁,第7行,第2字述
束也。從手秋聲。《詩》曰:「百禄是揫。」
鍇注臣鍇按:《爾雅》:「束,聚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卽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406頁,第3字許惟賢第1046頁,第2字
束也。
段注束者,縳也。《鄉飲酒》義曰:西方者秋。秋之爲言愁也。愁讀爲揫。按《韋部》𩏶,收束也。或从要作𩏶。或从秋手作揫。揫卽𢱀。然則此篆實爲重出也。
从手。秌聲。
段注卽由切。三部。
詩曰:百祿是𢱀。
段注《商頌・長發》文。今詩作遒。傳曰:遒,聚也。
揫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797頁,第8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019頁,第1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765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531頁,第13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78頁,第11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758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969頁,第3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5942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553頁,第4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7頁,第20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509頁,第3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218頁,第3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837頁【補遺】第17806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075頁,第2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52頁【崇文】第4205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33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663頁,第4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1117頁,第4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