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字详情

jiǔㄐㄧㄡˇ
王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7396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

王部

7画

3

8画 (玖)

左右结构

形声字

GQYY

MGNO

CRS

17180

3773

3033

U 7396

横、横、竖、提、撇、横撇/横钩、捺

玖字概述

〔玖〕字拼音是(jiǔ),部首是王部,总笔画是7画

〔玖〕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久”或“、久”,五行属木。

〔玖〕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久声。本义是似玉的黑色美石。

〔玖〕字仓颉码是MGNO,五笔是GQYY,四角号码是17180,郑码是CRS,中文电码是3773,区位码是3033

〔玖〕字的UNICODE是U+739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590,UTF-32:00007396,UTF-8:E7 8E 96。

〔玖〕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602,属次常用字

〔玖〕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jiǔㄐㄧㄡˇ

基本解释

似玉的黑色石。
”的大写。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玉,久声。本义:似玉的黑色美石。
2.同本义。
jade-like dark-hued stone;
玖,石之次玉,黑色。 —— 《说文》报之以琼玖。 —— 《诗·卫风·木瓜》贻我佩玖。 —— 《诗·王风·邱中有麻》
3.数词“”的大写 。
nine;
公元壹玖玖零年。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39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727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679頁,第19

唐韻》:舉友切;《韻會》:已有切,𡘋音九。說文》:石之次玉黑色者。詩・衞風》: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傳】瓊玖,玉名。【釋文】玖,音久。》云:玉黑色。

又,《五音集韻》:居祐切,音救 —— 義同。

注解

〔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玖〕字拼音是ji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久

〔玖〕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久声。本义是似玉的黑色美石。

〔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ǔ] ⑴ 似玉的黑色石。⑵ “九”的大写。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舉友切頁碼9頁,第27

玖石之次玉黑色者。从玉久聲。《詩》曰:「貽我佩玖。」讀若芑。或曰若人句脊之句。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幾柳反頁碼51頁,第5行,第2

玖石之次玉黒色者。從玉久聲。《詩》曰:「貽我佩玖。」讀若芑。或曰若人句脊之句。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舉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64頁,第2許惟賢27頁,第1

玖石之次玉黑色者。

段注《詩・木瓜》傳曰:玖,玉名。𠀌中有麻傳曰:玖,石次玉者。按不應同物異訓。葢木瓜傳本作玉石。《漢書・西域傳》。于闐國多玉石。注曰:玉石,石之似玉者也。楊雄《蜀都賦》亦言玉石。轉寫石譌名耳。玖音近黝。故訓黑色。

从王。久聲。

段注陸德明引《說文》紀又反。唐韻舉友切。古音在一部。詩久字在一部。孔子《易傳》久在三部。

詩曰:貽我佩玖。

段注貽當作詒。《王風》文。

讀若芑。

段注此古音在一部之證。

或曰:若人句脊之句。

段注此又一音也。上句音鉤。下句當作痀。《𤕬部》曰:痀,曲脊也。古讀如苟。句聲在四部。此一部三部四部合韻最近之理。

白话解释

玖,石材中次于玉的黑石。字形采用“玉”作边旁,“久”作声旁。《诗经》有诗句唱道:“赠给我可佩带的玖石。”

玖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8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35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49頁
4說文校箋第14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11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4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7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9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8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12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2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27頁【補遺】第16186頁
14通訓定聲第80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8頁【崇文】第149頁
16說文句讀第42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283頁,第5字
18古字釋要第46頁,第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