撠字详情

𭗱

ㄐㄧˇ
扌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64A0 CJK 基本汉字

扌部

15画

12

16画 (撠)

左右结构

RFJA

QJJI

DEEH

53050

U 64A0

横、竖钩、提、横、竖、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斜钩、撇、点

撠字概述

〔撠〕字拼音是(jǐ),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5画

〔撠〕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戟”。

〔撠〕字仓颉码是QJJI,五笔是RFJA,四角号码是53050,郑码是DEEH

〔撠〕字的UNICODE是U+64A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760,UTF-32:000064A0,UTF-8:E6 92 A0。

〔撠〕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ㄐㄧˇ

基本解释

击,刺。
抓住:“高后梦见物如苍狗,~后腋。”
著。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8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55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402頁,第15

唐韻》:几劇切;《集韻》、《韻會》、《正韻》:訖逆切,𡘋音戟 —— 挶持也。史記・孫子傳》:救鬭者不搏撠。【註】當善撝解之,無以手助相搏撠。揚雄〈解難〉:撠膠葛,騰九閎。

通作戟。

注解

〔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撠〕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戟

〔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ǐ] ⑴ 击,刺。⑵ 抓住:“高后梦见物如苍狗,~后腋。”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