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字详情

bēiㄅㄟ
木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676F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木部

8画

4

8画 (杯)

左右结构

形声字

SGIY 86 、 SDHY 98

DMF

FGI

41990

2637

1713

U 676F

横、竖、撇、点、横、撇、竖、点

杯字概述

〔杯〕字拼音是(bēi),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8画

〔杯〕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不”,五行属木。

〔杯〕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不声。本义是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杯〕字仓颉码是DMF,五笔是SGIY86,SDHY98,四角号码是41990,郑码是FGI,中文电码是2637,区位码是1713

〔杯〕字的UNICODE是U+676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479,UTF-32:0000676F,UTF-8:E6 9D AF。

〔杯〕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020,属常用字

〔杯〕字异体字是𠤯𠥀𠥧𦈧𦈶

汉字解释

bēiㄅㄟ

基本解释

盛酒、水、茶等的器皿。~子。~盘狼藉。~中物(指酒)。
杯状的锦标。奖~。~赛。夺~。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2.同本义,也称“耳杯”。
cup;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杯圈不能饮焉。 —— 《礼记·玉藻》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 李白《行路难》
茶杯;杯茗(茶杯与茶水);杯酒戈矛(比喻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3.[佛家语]∶舟船。晋僧有常乘木杯渡水者,人称杯渡和尚,后因以杯借指舟船 。
boat;
杯渡(指僧人云游)
4.酒 。
wine;
杯炙(酒菜);杯酌(酒杯)
5.比赛中发给胜利者的杯状奖品 。
cup as a prize;
金杯;银杯。
量词
表示以杯量的量。
cup;
劝君更尽一杯酒。 ——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浊酒一杯家万里。 —— 宋· 范仲淹《渔家傲》
一杯水;三杯酒。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2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513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459頁,第6

唐韻》:布回切;《集韻》、《韻會》:晡枚切;《正韻》:晡回切,𡘋背平聲。說文》作桮,俗作㮎,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

又,盛羹器。史記・項羽傳》: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又,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又,叶薄侯切,音裒。鮑照〈合歡〉詩:飮共連理杯,寢共無縫裯。

卷目:考證・辰集中 部首:木部

愛日堂藏本: 第28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50頁,第23

《史記・項羽傳》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謹按師古註係前漢書,謹將史記改爲前漢。幷照原文增幸分我三字。

注解

〔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杯〕字拼音是bē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不

〔杯〕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不声。本义是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ēi] ⑴ 盛酒、水、茶等的器皿⑵ 杯状的锦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布回切頁碼189頁,第24

桮㔶也。从木否聲。

𠤯

𠤯籒文桮。

附注徐鍇繫傳:「㔶音貢,小桮之別名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脯隈反頁碼478頁,第5行,第1

𠤯㔶也。從木否聲。

鍇注臣鍇按:㔶音貢,小桮之別名也。

反切………頁碼478頁,第5行,第2

籒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布回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040頁,第1許惟賢458頁,第2

𠤯㔶也。

段注《匚部》曰:㔶,小桮也。析言之。此云:桮,㔶也。渾言之。《方言》。㿿椷盞䀀閜𥂸𥂓杯也。桮其通語也。古以桮盛羹。桮圈是也。

從木。否聲。

段注布回切。一部。俗作杯。

籒文桮。

段注鉉本作𠤯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人大碗亦曰桮。

桮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4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484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375頁
4說文校箋第240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234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828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45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15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21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48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239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192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070頁【補遺】第16898頁
14通訓定聲第82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00頁【崇文】第1997頁
16說文句讀第757頁
17章授筆記第248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06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583頁,第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