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字详情
被
被字概述
〔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èi、pī),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10画。
〔被〕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皮”,五行属水。
〔被〕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皮声。本义是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被〕字仓颉码是LDHE,五笔是PUHC86,PUBY98,四角号码是34247,郑码是WTXI,中文电码是5926,区位码是1727。
〔被〕字的UNICODE是U+88A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987,UTF-32:000088AB,UTF-8:E8 A2 AB。
〔被〕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118,属常用字。
〔被〕字异体字是帔。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72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15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90頁,第17字
音《唐韻》:皮彼切;《集韻》、《韻會》:部靡切,𡘋音罷。《說文》:寢衣也。《釋名》:被,被也,被覆人也。傅𤣥〈被銘〉:被雖溫,無忘人之寒;無厚于已,無薄于人。
音又,《唐韻》:皮義切,音髲 —— 覆也。《詩・大雅》:天被爾祿。【箋】天覆被女以祿位,使祿福天下。
义又,及也。《書・堯典》:光被四表。又,表也。《儀禮・士昏禮》:笲緇被纁裏加于橋。
义又,具也。《戰國策》:械器被具。
义又,帶也。《前漢・韓王信傳》:國被邊,匈奴數入。
义又,加也。《前漢・高帝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註】爲酒所加也。
义又,把中也。《周禮・冬官・廬人》:凡爲殳,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
义又,負也。《後漢・賈充傳》:被羽先登。
义又,被廬。晉地名。〈晉語〉:乃大蒐于被廬。
音又,《韻會》:攀糜切,音披。《廣雅》:裮被,不帶也。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被兮。《前漢・揚雄傳》:彼夫容之朱裳。
义又,荷衣曰被。《左傳・襄十四年》:被苫蓋。
义又,〈古今人表〉:被衣,人名。《莊子・知北遊》:齧缺問道乎被衣。
义又,姓。《前漢・王褒傳》:宣帝時,徵能《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通志・氏族略》:鄭有大夫被詹,《漢書》有牂牁太守被條。
义通作披。
注解
〔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èi、p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皮。
〔被〕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皮声。本义是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èi] ⑴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⑵ 盖,遮覆⑶ 遭遇,遭受⑷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⑸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㈡ [pī] ⑴ 古同“披”,覆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平義切頁碼第273頁,第11字續丁孫
被
𡪢衣,長一身有半。从衣皮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六反切平義反頁碼第700頁,第6行,第2字述
寢衣,長一身有半。從衣皮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皮義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576頁,第6字許惟賢第691頁,第2字
𡪢衣。長一身有半。
段注《論語・鄉黨》篇曰: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孔安國曰:今被也。鄭注曰:今小臥被是也。引伸爲橫被四表之被。
从衣。皮聲。
段注皮義切。古音在十七部。
白话解释
被,睡觉时盖的厚衣物,规格是一个半身高的长度。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皮”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的形構皆係從衣、皮聲。從衣,表示與衣服相關;皮聲,表示音讀,也隱含皮傅在外的意思。隸變作,楷書作被。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被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538頁,第7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687頁,第10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523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351頁,第1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331頁,第11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196頁,第6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047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4193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1768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13頁,第24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342頁,第15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2840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8430頁【補遺】第17262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992頁,第2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723頁【崇文】第2889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126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604頁,第1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804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