桬字详情
桬
木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686C
CJK 基本汉字
桬字概述
〔桬〕字拼音是(shā),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1画。
〔桬〕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沙、木”或“沙、朩”。
〔桬〕字仓颉码是EHD,五笔是IITS,四角号码是39904,郑码是VKMF,中文电码是8560。
〔桬〕字的UNICODE是U+686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732,UTF-32:0000686C,UTF-8:E6 A1 AC。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58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526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472頁,第20字
音《唐韻》:所加切;《集韻》:師加切,𡘋音沙。《廣韻》:桬棠,木名,出崑崙山。《玉篇》:桬棠花,赤實,味如李,無核,食之使人不弱,可衞水。司馬相如〈上林賦〉作沙棠。
注解
〔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桬〕字拼音是shā,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沙、朩。
〔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ā] ⑴ 〔~棠〕古书上说的一种果树,花红色,果实无核,味道像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