橛字详情
橛
橛字概述
〔橛〕字拼音是(jué),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6画。
〔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厥”,五行属木。
〔橛〕字仓颉码是DMTO,五笔是SDUW,四角号码是41982,郑码是FGZR,中文电码是2893,区位码是7351。
〔橛〕字的UNICODE是U+6A5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227,UTF-32:00006A5B,UTF-8:E6 A9 9B。
〔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057。
〔橛〕字异体字是厥、嶡、橜、氒、𣐍、𦪘。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19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54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500頁,第9字
音《唐韻》、《集韻》、《正韻》𡘋居月切,音厥。《說文》:杙也。一曰門梱。《爾雅・釋宮》:樴謂之杙。【註】橜也,蓋直一段之木也。《列子・黃帝篇》:若橜株駒。【註】斷木。
义又,《詩・小雅》:既備乃事。《疏》引漢《農書》云:孟春土長冒橛,陳根可拔,耕者急發。
义又,馬銜曰橜。《莊子・馬蹄篇》:前有橛飾之患。〈司馬相如傳〉:銜橛之變。
义又,《篇海》:橜車,鉤心木也。
义又,擊鼓槌也。《山海經》:有獸名夔,以其皮爲鼓,橛以雷獸之管,聲聞五百里。
义又,同「嶡」。
音又,《集韻》:姑衞切,音劌 —— 盛肉几。《禮・明堂位》:俎,夏后氏以嶡。【註】謂中央橫木也。通橛。
音又,《韻會》:其月切,音掘。《正韻》:居胃切,音貴 —— 義𡘋同。
注解
〔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橛〕字拼音是ju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厥。
〔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é] ⑴ 小木桩⑵ 树或庄稼的残茎⑶ 木制的马嚼子。⑷ 一小段:“伏惟烂木一~。佛与众生不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瞿月切頁碼第190頁,第30字續丁孫
橜
異體橛
弋也。从木厥聲。一曰門梱也。
附注《集韻・月韻》:「橜,或書作橛。」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瞿月反頁碼第483頁,第6行,第2字述
弋也。從木厥聲。一曰門梱也。
鍇注臣鍇按:《爾雅》「樴謂之杙」注:「橜也。」葢直一段之木也,其初謂之橜,弋、樴及其入用,各因隨所在爲名。故曰:在地謂之臬。臬,門限也。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說文》無杙字,杙只作弋。以此推之,則其前所《釋名》古文「式」字注,彌復有驗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瞿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50頁,第2字許惟賢第462頁,第8字
弋也。
段注弋下曰:橜也。
從木。厥聲。
段注瞿月切。十五部。與《氐部》氒音同義相近。莊,列。橜株駒。
一曰門梱也。
段注上文云:梱,門橜也。與此爲互訓。此亦樴弋之一耑耳。橜或借厥。梱或借困。荀鄕曰:和之壁。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爲天子寳。《晏子》作井里之困。
橛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376頁,第13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488頁,第6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377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243頁,第1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235頁,第18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835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1469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3179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1232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149頁,第10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241頁,第7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1937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6118頁【補遺】第16904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742頁,第4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505頁【崇文】第2017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764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924頁,第3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587頁,第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