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字详情

ㄇㄨˋ
氵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6C90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

氵部

7画

4

8画 (沐)

左右结构

形声字

ISY

ED

VFVV

34190

3092

6769

U 6C90

点、点、提、横、竖、撇、捺

沐字概述

〔沐〕字拼音是(mù),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7画

〔沐〕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木”,五行属水。

〔沐〕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是洗头发。

〔沐〕字仓颉码是ED,五笔是ISY,四角号码是34190,郑码是VFVV,中文电码是3092,区位码是6769

〔沐〕字的UNICODE是U+6C9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792,UTF-32:00006C90,UTF-8:E6 B2 90。

〔沐〕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856,属次常用字

汉字解释

ㄇㄨˋ

基本解释

洗头发。~浴。栉风~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
润泽,或受润泽。~恩。
古代官员休假。~日。休~。
整治。助之~椁。
米汁。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2.同本义。
wash one's hair; shampoo;
沐,濯发也。 —— 《说文》予发曲局,薄言归沫。 —— 《诗·小雅·采绿》共王之沐浴。 —— 《周礼·宫人》沐则心覆。 —— 《左传》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 —— 《公羊传·隐公八年》夫子助之沫椁。 —— 《礼记·檀弓》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 —— 《论衡·讥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沐发(洗发);沐澡(洗头洗澡);沐濯(洗头洗澡);沐芳(用香草水洗头);沐巾(洗发用的巾);沐盆(盥洗盆);栉风沐雨。
3.芟除。
remove;
沐涂树之枝。 —— 《管子》
沐树(芟除树枝,使之无荫)
4.整治 。
renovate;
沐椁(整治棺材)
5.润泽 。
moisten;
沐日浴月(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6.受润泽。引申为蒙受 。
suffer;
沐恩(清代官场中下级对上级的自称,意为沐浴着上级恩惠之人);沐泽(蒙受恩泽);沐浴;沐仁浴义(受仁义的熏陶);沐露沾霜(饱经霜露辛苦)
名词
1.指休假 。
take a holiday;
沐日(休假日)
2.米汁。古人常用作洗头之用 。
thin rice gruel;
沐粱(用淘粱的汁水洗头发);沐稷(用淘洗稷的汁水洗头发)
3.水名。即中国山东省弥河。
Mu river;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60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611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558頁,第1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卜切,音木。說文》:濯髮也。詩・衞風》:豈無膏沐。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疏】沐用潘,浴用湯。

又,《漢官儀》: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

又,潤澤之意。後漢・明帝紀》:冬無宿雪,春不燠沐。【註】沐,潤澤也,言無暄潤之氣。

又,治也。禮・檀弓》:夫子助之沐槨。

又,溟沐,細密之雨也。揚子《𤣥》:密雨溟沐。

又,姓。漢有陳郡太守沐寵。

注解

〔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沐〕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木

〔沐〕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是洗头发。

〔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ù] ⑴ 洗头发⑵ 润泽,或受润泽⑶ 古代官员休假⑷ 整治⑸ 米汁。⑹ 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卜切頁碼375頁,第4

沐濯髮也。从水木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門逐反頁碼917頁,第5行,第1

沐灌髮也。從水木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252頁,第5許惟賢980頁,第6

沐濯髮也。

段注引伸爲芟除之義。如《管子》云沐涂樹之枝。《釋名》云沐秃無上皃之稱。

从水。木聲。

段注。三部。

白话解释

沐,洗头发。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木”是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由「木」、附加「」構成。從木,聲符,注明音讀。附加「」,示濯髮之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形符不成文。戰國文字作,從水、木聲。篆文以下皆承自戰國文字,迄楷書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42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950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715頁
4說文校箋第494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448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64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78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56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9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96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475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96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149頁【補遺】第17694頁
14通訓定聲第148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84頁【崇文】第3933頁
16說文句讀第1607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220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044頁,第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