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字详情
激
激字概述
〔激〕字拼音是(jī),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6画。
〔激〕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敫”,五行属木。
〔激〕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激〕字仓颉码是EHSK,五笔是IRYT,四角号码是38140,郑码是VNSM,中文电码是3423,区位码是2804。
〔激〕字的UNICODE是U+6FC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608,UTF-32:00006FC0,UTF-8:E6 BF 80。
〔激〕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379,属常用字。
〔激〕字异体字是徼、滶。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57頁,第17字
同文書局本: 第654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602頁,第28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吉歷切;《正韻》:訖逆切,𡘋音擊。《說文》:礙衺疾波也。一曰半遮也。《前漢・溝洫志》:爲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水也。
义又,衝也。潘岳詩:驚湍激巖阿。
义又,《水經注》: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名五女激。
义又,言論過直爲激切。《後漢・𨻰寵傳》:言事者必多激切。
义又,感激也。《後漢・蔡邕傳》:感激忘身。
义又,違俗立異爲激詭。《後漢・范冉傳》:冉好違時絕俗,爲激詭之行。冉或作丹。
义又,激楚,淸聲也。《楚辭・九歌》: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义又,姓。《前漢・淮南王傳》有激章。
音又,《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𡘋音叫 —— 湍流貌。一曰風聲。
音又,《集韻》:堅堯切,音驍 —— 與憿同,幸也。通作僥、徼。
卷目:考證・巳集上 部首:水部
愛日堂藏本: 第385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6頁,第4字
《楚辭・九歌》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謹照原書九歌改招魂。
注解
〔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激〕字拼音是j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敫。
〔激〕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 ⑴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⑵ 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⑶ 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⑷ 感情冲动⑸ 急剧的,强烈的⑹ 过分直率⑺ 〔~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激光”。亦称“莱塞”、“镭射”。⑻ 〔~光器〕产生激光的装置。⑼ 〔~素〕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亦称“荷尔蒙”。⑽ 鲜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歷切頁碼第367頁,第16字續丁孫
激
水礙衺疾波也。从水敫聲。一曰半遮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堅歴反頁碼第900頁,第1行,第3字述
水礙也。疾波也。從水敫聲。一曰半遮。
鍇注臣鍇曰:「敫音龠。」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吉厯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195頁,第6字許惟賢第955頁,第7字
水礙衺疾波也。
段注當依《眾經音義》作水流礙邪急曰激也。水流不礙則不衺行。不衺行則不疾急。《孟子》。激而行之。可使在山。賈子曰: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
从水。敫聲。
段注吉厯切。古音在二部。
一曰半遮也。
段注此亦有礙之意。與徼邀音義略同。
白话解释
激,水流受阻后急速腾溅的水波。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敫”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的字形從水,表示與水相關;敫聲,表示聲音。隸變作,楷定作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激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726頁,第10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925頁,第8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699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77頁,第7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38頁,第5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599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710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5421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339頁,第5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89頁,第7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61頁,第11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871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910頁【補遺】第17654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336頁,第4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960頁【崇文】第3837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56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01頁,第3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1019頁,第14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