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字详情

bǐngㄅㄧㄥˇ
火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70B3 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火部

9画

5

9画 (炳)

左右结构

形声字

OGMW

FMOB

UOLO

91827

3521

1794

U 70B3

点、撇、撇、点、横、竖、横折钩、撇、点

炳字概述

〔炳〕字拼音是(bǐng),部首是火部,总笔画是9画

〔炳〕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丙”,五行属火。

〔炳〕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丙声。本义是光明,明亮。

〔炳〕字仓颉码是FMOB,五笔是OGMW,四角号码是91827,郑码是UOLO,中文电码是3521,区位码是1794

〔炳〕字的UNICODE是U+70B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851,UTF-32:000070B3,UTF-8:E7 82 B3。

〔炳〕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324

〔炳〕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bǐngㄅㄧㄥˇ

基本解释

光明,显著。彪~。~蔚。~映。~焕。~耀。
点,燃。~烛。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2.同本义。
bright;
炳,明也。 —— 《说文》其文炳也。 —— 《易·革》炳炳,明也。 —— 《广雅》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 班固《两都赋》
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3.显著;明显;昭著 。
mark able; shining;
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动词
1.点燃。
light;
古人思炳烛夜游。 —— 《与吴质书》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 —— 刘向《说苑》
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2.显示,显现 。
show;
炳耀
3.照耀 。
shine;
炳映(照射)

越南字释义

同“”。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98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669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619頁,第1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𡘋音丙。說文》:明也。玉篇》:明著也。易・革卦》: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又,《集韻》:百猛切,音浜 —— 義同。

又,陂病切,音柄 —— 火明也。

又,叶彼兩切。揚子《𤣥》:彪如在上,天文炳也;鴻文無𫈣,恣意往也。郭璞《山海經・畢方贊》:畢方赤文,離精是炳;旱則高翔,鼓翼陽景。景,于兩切。

玉篇》亦作昺,《集韻》或作昞。

注解

〔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炳〕字拼音是bǐ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丙

〔炳〕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丙声。本义是光明,明亮。

〔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ǐng] ⑴ 光明,显著⑵ 点,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兵永切頁碼337頁,第1

炳明也。从火丙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字亦作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鄙永反頁碼823頁,第2行,第2

炳明也。從火丙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兵永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937頁,第3許惟賢847頁,第4

炳朙也。

段注易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从火。丙聲。

段注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63頁,第17字
2陳昌治本第839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39頁
4說文校箋第43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00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44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47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94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2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63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417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45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965頁【補遺】第17516頁
14通訓定聲第368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64頁【崇文】第3453頁
16說文句讀第1389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701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951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