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字详情
煨
煨字概述
〔煨〕字拼音是(wēi),部首是火部,总笔画是13画。
〔煨〕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畏”,五行属火。
〔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畏声。本义是火盆中的火。
〔煨〕字仓颉码是FWMV,五笔是OLGE,四角号码是96832,郑码是UOKH,中文电码是3566,区位码是7648。
〔煨〕字的UNICODE是U+716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032,UTF-32:00007168,UTF-8:E7 85 A8。
〔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561。
〔煨〕字异体字是燰。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18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678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28頁,第2字
音《唐韻》:烏灰切;《集韻》、《韻會》:烏回切;《正韻》:烏恢切,𡘋音隈。《說文》:盆中火。《玉篇》:盆中火爊也。《六書故》:火中熱物。《廣韻》:煻煨火。《集韻》:煻火曰煨。《戰國策》:犯白刃,蹈煨炭。
义又,人名。《後漢・獻帝紀》:中郎將段煨。
音又,《集韻》:紆勿切,音鬱 —— 畜火也。
注解
〔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煨〕字拼音是wē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畏。
〔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畏声。本义是火盆中的火。
〔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ēi] ⑴ 在带火的灰里烧熟东西⑵ 用微火慢慢地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烏灰切頁碼第335頁,第15字續丁孫
煨
盆中火。从火𠂽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九反切塢枚反頁碼第819頁,第4行,第1字述
盆中火也。從火畏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烏灰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926頁,第1字許惟賢第841頁,第7字
盆中火。
段注《玉篇》作盆中火𤏶。《廣韵》曰:𤏶者,埋物灰中令熟也。《通俗文》曰:𤍽灰謂之煻煨。許無煻字。今俗謂以火溫出冬閒花曰唐花。卽煻字也。
从火。畏聲。
段注烏灰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盆中火。引申為煨物。
煨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60頁,第7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834頁,第5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636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28頁,第8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397頁,第17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438頁,第6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455頁,第4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4913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117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2頁,第3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14頁,第11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431頁,第4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9913頁【補遺】第17507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36頁,第5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859頁【崇文】第3433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380頁 |
| 17 | 章授筆記 | 第413頁,第1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677頁,第1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947頁,第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