熛字详情
熛
熛字概述
〔熛〕字拼音是(biāo),部首是火部,总笔画是15画。
〔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票”,五行属火。
〔熛〕字仓颉码是FMWF,五笔是OSFI,四角号码是91891,郑码是UOFB。
〔熛〕字的UNICODE是U+719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083,UTF-32:0000719B,UTF-8:E7 86 9B。
〔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812。
〔熛〕字异体字是㶾、䙳、𠔂、𤌑、𤐫、𤒾、𧟧。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3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0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0頁,第17字
音《唐韻》:補遙切;《集韻》、《韻會》、《正韻》:卑遙切,𡘋音摽。《說文》本作𤒾,火飛也;从火,票聲。《詩・小雅》燎之方楊:〔箋〕燎之方盛之時,炎熾熛怒。《史記・淮隂侯傳》:熛至風起。
义又,揚雄〈甘泉賦〉:前熛闕而後應門。【註】晉灼曰:熛闕,赤色之闕。南方之帝曰赤熛怒,應門正在熛闕之內也。
义《集韻》或作䙳。
音又,《集韻》:紕招切,音漂 —— 本作𤐫,義同。
注解
〔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熛〕字拼音是b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票。
〔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āo] ⑴ 飞迸的火焰:“士纵火焚西南,~延城中。”⑵ 燃烧:“覆沧海以沃~炭,有何不灭者哉?”⑶ 闪光:“海内云蒸,雷动电~。”⑷ 疾速:“卒如~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甫遙切頁碼第335頁,第4字續丁孫
𤒾
異體熛
火飛也。从火𤐫聲。讀若摽。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九反切彼消反頁碼第818頁,第5行,第2字述
火飛也。從火𤐫聲。讀若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甫遙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923頁,第3字許惟賢第840頁,第4字
火飛也。
段注玄應引《三蒼》云:熛,迸火也。呂氏《春秋》云:突泄一熛。焚宮燒𧂐。班固答賓戯借猋爲之。
从火。𤐫聲。讀若摽。
段注甫遥切。二部。當必遥切。按同部票熛二字同音同義。熛卽票聲。似票正熛俗。故《集韵》、《類篇》、《韵會》皆合二爲一。然李善,玄應所引皆有熛字。《玉篇》亦分載。未容改併。
熛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59頁,第9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833頁,第3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635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27頁,第11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397頁,第6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436頁,第6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452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4908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114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1頁,第20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13頁,第16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427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9899頁【補遺】第17506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214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859頁【崇文】第3433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377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671頁,第2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946頁,第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