燠字详情
燠
燠字概述
〔燠〕字拼音是(yù),部首是火部,总笔画是16画。
〔燠〕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奥”或“火、奧”,五行属火。
〔燠〕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奥( yuè )声。本义是温暖。
〔燠〕字仓颉码是FHBK,五笔是OTMD,四角号码是97884,郑码是UOUG,中文电码是3603,区位码是7659。
〔燠〕字的UNICODE是U+71E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152,UTF-32:000071E0,UTF-8:E7 87 A0。
〔燠〕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171。
〔燠〕字异体字是奧、灹、𣋉、𤈯、𤈰。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3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4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4頁,第23字
音《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𡘋音郁。《說文》:熱在中也。《爾雅・釋言》:燠,煖也。【註】今江東通言燠。《書・洪範》:曰燠曰寒。《前漢・王褒傳》:不若盛暑之鬱燠。
义又,通作奧。《詩・唐風》: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註】奧,本又作燠。又,〈小雅〉:日月方奧。《禮・內則》:問衣燠寒。【註】燠,本又作奧。〇【按】《漢書》〈五行志〉、〈李尋〉、〈王莽傳〉燠皆作奧。
义又,與隩同。《書・堯典》:厥民隩。《史記・堯本紀》作其民燠。《集韻》或作𣋉。
音又,《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𡘋音奧 —— 義同
义又,《廣韻》:燠釜,以水添釜。
音又,《集韻》:威遇切,音嫗 —— 燠休,痛念聲。或作噢。
音又,《集韻》、《類篇》𡘋於求切,音憂 —— 義同。《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之聲。【疏】燠,厚也;休,美也。〇【按】《釋文》休,虛喩反;燠,徐音憂,又於到反,又乙六反,三音皆可讀。《集韻》或亦作奧。
音又,《廣韻》、《集韻》𡘋烏皓切,音襖。《廣韻》:甚熱也。
卷目:考證・巳集中 部首:火部
愛日堂藏本: 第40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6頁,第38字
《前漢・王褒傳》不若盛暑之鬱燠。
謹照原文不若改不苦。
注解
〔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燠〕字拼音是y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奧。
〔燠〕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奥( yuè )声。本义是温暖。
〔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ù] ⑴ 暖,热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烏到切頁碼第337頁,第22字續丁孫
燠
熱在中也。从火奧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九反切嘔報反頁碼第824頁,第3行,第1字述
熱在中也。從火奧聲。
鍇注臣鍇曰:「《尚書》時燠。」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烏到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941頁,第2字許惟賢第849頁,第2字
𤍽在中也。
段注《洪範》庶徵曰燠,曰寒。古多叚奥爲之。《小雅》。日月方奥。傳曰:奥,煖也。
从火。奥聲。
段注烏到切。古音在三部。亦於六切。奥者,宛也。熱在中。故以奥會意。此舉聲以見意也。
燠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64頁,第18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841頁,第4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640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32頁,第7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00頁,第20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450頁,第1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475頁,第4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4952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133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4頁,第2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18頁,第6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462頁,第3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9981頁【補遺】第17517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121頁,第2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866頁【崇文】第3461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392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715頁,第1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952頁,第1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