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字详情

ㄩˋ
衤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88D5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衤部

12画

7

13画 (裕)

左右结构

形声字

PUWK

LCOR

WTOJ

38268

5940

5203

U 88D5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撇、点、撇、捺、竖、横折、横

裕字概述

〔裕〕字拼音是(yù),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12画

〔裕〕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谷”,五行属金。

〔裕〕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谷( yù )声。衣物丰饶。本义是富饶。财物多。也指使富饶。

〔裕〕字仓颉码是LCOR,五笔是PUWK,四角号码是38268,郑码是WTOJ,中文电码是5940,区位码是5203

〔裕〕字的UNICODE是U+88D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029,UTF-32:000088D5,UTF-8:E8 A3 95。

〔裕〕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790,属常用字

〔裕〕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ㄩˋ

基本解释

丰富,宽绰。宽~。富~。充~。节用~民。
从容,不紧张费力。应付~如。
姓。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从衣,谷( yù )声。衣物丰饶。本义:富饶。财物多。也指使富饶。
2.同本义。
abundant;
裕,衣物饶也。 —— 《说文》有孚裕无咎。 —— 《易·晋》天地裕于万物。 —— 《法言·孝至》包众容物谓之裕。 —— 《贾子道术》裕其众庶。 —— 《国语·吴语》此今兄弟,绰绰有裕。 —— 《诗·小雅·角弓》
裕后光前(造福后辈,光耀祖先);裕民(使民众富裕);裕饶(富饶);裕民足国(裕国足民。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3.宽裕。
well-to-do;
布施优裕也。 —— 《国语·周语》
裕利(大利,暴利);裕裕(宽余自如的样子);裕宽(松弛。不紧张);裕如(自如的样子);裕蛊(宽纵坏人)
4.宽大;宽容 。
tolerant;
裕和(宽裕和顺)
动词
教导。
teach;
乃由裕民。 —— 《书·康诰》
裕民(教导民众)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76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117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092頁,第34

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𡘋音諭。說文》:衣物饒也。易・晉卦》:有孚裕无咎。

又,寬也。書・康誥》:裕乃以民寧。【註】行寬政,乃以民安。

又,緩也。〈周語〉:享祀時至而布施優裕也。

又,《韻補》叶余救切,音狖。陸機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茂德淵冲,天姿玉裕。

廣韻》亦作䘱。

注解

〔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裕〕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谷

〔裕〕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谷( yù )声。衣物丰饶。本义是富饶。财物多。也指使富饶。

〔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 ⑴ 丰富,宽绰⑵ 从容,不紧张费力⑶ 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羊孺切頁碼273頁,第22

異體

裕衣物饒也。从衣谷聲。《易》曰:「有孚,裕無咎。」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與孺反頁碼701頁,第4行,第1

裕衣物饒。從衣谷聲。《易》曰:「有孚裕無咎。」

鍇注臣鍇曰:「謙德之裕也,謙受益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羊孺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579頁,第3許惟賢692頁,第3

裕衣物饒也。

段注引伸爲凡寛足之偁。《方言》。裕,道也。東齊曰裕。

从衣。谷聲。

段注羊孺切。古音在三部。亦作袞。

易曰:有孚裕無咎。

段注晉初六爻辭。今經有作网。虞翻,王弼同。則未知許所據孟易獨異與。抑字譌與。

白话解释

裕,衣物富足有余。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谷”作声旁。《易经》上说:“没有见信于人,暂且宽裕待时,就没有祸害。”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的形構皆係從衣、谷聲。惟或作外形內聲,或作左形右聲,此乃文字衍化的通例,行款雖不同,並不影響字義。從衣,表示與衣服相關;谷聲,表示音讀,也表示衣物之富饒如山谷之容物。隸變作,楷書作裕。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68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24頁
4說文校箋第351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332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19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05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19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7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14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343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284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443頁【補遺】第17263頁
14通訓定聲第148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24頁【崇文】第2893頁
16說文句讀第1128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608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804頁,第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