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字详情
牲
牲字概述
〔牲〕字拼音是(shēng),部首是牛部,总笔画是9画。
〔牲〕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牛、生”或“牜、生”,五行属金。
〔牲〕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牛,从生。本义是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牲〕字仓颉码是HQHQM,五笔是TRTG86,CTGG98,四角号码是25510,郑码是MBMC,中文电码是3673,区位码是4192。
〔牲〕字的UNICODE是U+727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298,UTF-32:00007272,UTF-8:E7 89 B2。
〔牲〕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544,属常用字。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牛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75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700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651頁,第29字
音《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𡘋音生。《說文》:牛全完。从牛,生聲。《易・萃卦》:用大牲吉。《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傳】色純白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實曰用。【疏】經傳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周禮・天官・膳夫》:膳用六牲。【註】馬、牛、羊、豕、犬、雞也。又,〈庖人〉〔註〕:六畜,六牲也。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春秋・僖三十一年》:四卜郊,不從,乃免牲。《左傳》:牛卜日曰牲。【註】既得吉日,則牛改名曰牲。
音又,叶倉經切。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體神祇,懷百靈。〇【按】《周禮・秋官・典客》云:上公牲三十有六。註云:牲當爲腥,聲之誤也。《釋文》依註音星,蓋《周禮》本當作腥,誤作牲。鄭註明言其誤。《正韻》引此另音星,非是。
卷目:考證・巳集下 部首:牛部
愛日堂藏本: 第41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7頁,第11字
《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體神祇,懷百靈。
謹照原文體改禮。
注解
〔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牛部。
〔牲〕字拼音是sh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牜、生。
〔牲〕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牛,从生。本义是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ēng] ⑴ 家畜⑵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所庚切頁碼第38頁,第5字續丁孫
牲
牛完全。从牛𤯓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所庚反頁碼第119頁,第5行,第2字述
牛完全。從牛生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所庚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04頁,第4字許惟賢第90頁,第10字
牛完全也。
段注引伸爲凡畜之偁。《周禮》庖人注。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按如鼷鼠食郊牛角,則非完全。
从牛。生聲。
段注所庚切。十一部。
白话解释
牲,用于祭祀的全牛。字形采用“牛”作边旁,“生”是声旁。
字形解说
自甲骨文至楷書字形皆為從牛、生聲。「牛」為動物名,體形碩大,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牛或物品有關;「生」為艸生長於地,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
牲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9頁,第5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07頁,第6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96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9頁,第14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2頁,第18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48頁,第6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79頁,第3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699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29頁,第5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8頁,第16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8頁,第3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89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2031頁【補遺】第16287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3409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4頁【崇文】第453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44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716頁,第2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115頁,第1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