猺字详情
猺
犭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733A
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猺字概述
〔猺〕字拼音是(yáo),部首是犭部,总笔画是13画。
〔猺〕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䍃”。
〔猺〕字仓颉码是KHBOU,五笔是QTEM86,QTEB98,四角号码是42272,郑码是QMEZ,中文电码是3734。
〔猺〕字的UNICODE是U+733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498,UTF-32:0000733A,UTF-8:E7 8C BA。
〔猺〕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565。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11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716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669頁,第6字
音《廣韻》、《集韻》𡘋餘招切,音遙。《廣韻》:獸名。
义又,獏猺,狗種也。
注解
〔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猺〕字拼音是y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䍃。
〔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áo] ⑴ 〔青~〕哺乳动物,大小像猫,四肢较短,体背灰棕色,栖息山林中,吃谷物、果实等,肉味鲜美,毛皮可以做衣物。亦称“果子狸”、“花面狸”。⑵ 〔黄~〕即“青鼬”,哺乳动物,体长圆形,四肢短,耳朵大,栖息树林中,捕食鼠、鸟等,毛皮可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