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字详情
瑜
瑜字概述
〔瑜〕字拼音是(yú),部首是王部,总笔画是13画。
〔瑜〕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俞”或“⺩、俞”,五行属金。
〔瑜〕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俞声。本义是美玉。
〔瑜〕字仓颉码是MGOMN,五笔是GWGJ,四角号码是18121,郑码是COQK,中文电码是3842,区位码是7204。
〔瑜〕字的UNICODE是U+745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788,UTF-32:0000745C,UTF-8:E7 91 9C。
〔瑜〕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342。
〔瑜〕字反义词是瑕。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63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738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9頁,第20字
音《唐韻》:羊朱切;《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𡘋音兪。《說文》:瑾瑜,美玉也。【徐曰】瑜亦玉之光采也。《左傳・宣十五年》:瑾瑜匿瑕。《禮・玉藻》: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又,〈聘義〉:瑕不掩瑜。【註】瑜,其中閒美者。
义又,《前漢・禮樂志》:象載瑜白集西。【師古註】象載,象輿也,山出象輿,瑞應車也;瑜,美貌 —— 言此瑞車瑜然色白而出西方也。
义又,人名。曹植〈靈芝篇〉: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娛親。
注解
〔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瑜〕字拼音是y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俞。
〔瑜〕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俞声。本义是美玉。
〔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ú] ⑴ 美玉。⑵ 〔~伽〕a。大乘佛教的派别之一,称“瑜伽宗”;b。印度哲学的一派,此派注重调息、静坐等修行方法。⑶ 玉的光泽,喻优点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上反切羊朱切頁碼第7頁,第2字續丁孫
瑜
異體瑜
瑾瑜,美玉也。从玉兪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一反切勻俱反頁碼第40頁,第7行,第1字述
瑾瑜,美玉也。從玉俞聲。
鍇注臣鍇曰:「瑜亦玉之光采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一上反切羊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39頁,第4字許惟賢第16頁,第8字
瑾瑜也。
段注凡合二字成文。如瑾瑜,玟瑰之類。其義旣舉於上字。則下字例不復舉。俗本多亂之。此也字之上有美玉二字是。
从王。兪聲。
段注羊朱切。古音在四部。
白话解释
瑜,瑾瑜,美玉也。字形采用“玉”作边旁,“俞”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由「玉」、「俞」二字構成。從玉,示其色澤。從俞,聲符,注明音讀。隸書所從俞,下體左端「舟」形,隸變作「月」,失其原形。楷書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瑜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12頁,第1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27頁,第2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43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9頁,第10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8頁,第10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28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46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127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40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5頁,第11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7頁,第7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80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12頁【補遺】第16171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28頁,第3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27頁【崇文】第105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27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246頁,第1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39頁,第1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