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字详情
畹
畹字概述
〔畹〕字拼音是(wǎn),部首是田部,总笔画是13画。
〔畹〕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田、宛”,五行属火。
〔畹〕字仓颉码是WJNU,五笔是LPQB,四角号码是63012,郑码是KIRY,中文电码是3979,区位码是7821。
〔畹〕字的UNICODE是U+757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073,UTF-32:00007579,UTF-8:E7 95 B9。
〔畹〕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464。
〔畹〕字异体字是㽜。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2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765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718頁,第1字
音《唐韻》、《正韻》:於阮切;《集韻》、《韻會》:委遠切,𡘋音宛。《說文》:田二十畝也。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畮。【註】十二畮爲畹。左思〈魏都賦〉:右則疎圃曲池,下畹高堂。【註】班固曰:畹,三十畝也。
义又,戚畹,國戚。《宋史・李處耘傳》:幸聮戚畹之貴。
音又,《集韻》:紆願切;《正韻》:迂絹切,𡘋音怨 —— 田畝。
注解
〔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田部。
〔畹〕字拼音是w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田、宛。
〔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ǎn] ⑴ 〔~町( dīng )〕地名,在中国云南省西部边境。古代称三十亩地为畹。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於阮切頁碼第458頁,第15字續丁孫
畹
田三十畝也。从田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蔚遠反頁碼第1077頁,第1行,第2字述
田三十畮,從田宛聲。
鍇注臣鍇按:《楚辭》曰:「余旣滋蘭之九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於阮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783頁,第1字許惟賢第1209頁,第3字
田三十畮曰畹。
段注大徐本三作二。誤。《魏都賦》。下畹高堂。張注云:班固曰畹,三十畞也。此葢孟堅《離騷・章句》滋蘭九畹之解也。王注乃云十二畞曰畹。或曰田之長爲畹。恐非是。
从田。宛聲。
段注於阮切。十四部。
畹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909頁,第10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171頁,第3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871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610頁,第4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545頁,第14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2025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3382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6785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898頁,第4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363頁,第9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586頁,第7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4833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365頁【補遺】第18013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840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10頁【崇文】第4837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2001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372頁,第2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62頁,第4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