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字详情

wǎnㄨㄢˇ
石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7897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石部

13画

8

11画 (埦)

左右结构

形声字

DPQB

MRJNU

GWRY

13612

4297

4575

U 7897

横、撇、竖、横折、横、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撇/横钩、点、横折钩、竖弯钩

碗字概述

〔碗〕字拼音是(wǎn),部首是石部,总笔画是13画

〔碗〕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宛”,五行属土。

〔碗〕字仓颉码是MRJNU,五笔是DPQB,四角号码是13612,郑码是GWRY,中文电码是4297,区位码是4575

〔碗〕字的UNICODE是U+789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871,UTF-32:00007897,UTF-8:E7 A2 97。

〔碗〕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881,属常用字

〔碗〕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wǎnㄨㄢˇ

基本解释

盛( chéng )饮食的器皿,上面口大而圆。饭~。茶~。盖~。~橱。
像碗的东西。轴~儿。

详细解释

名词
1.一种圆形凹心盛食品的器具,在形式上通常接近半球形,一般比盘子深,比茶杯大和重。
bowl;
芙蓉玉碗,莲子金杯。 —— 北周· 庾信《春赋》
饭碗;瓷碗;搪瓷碗;摆碗筷;碗泥(烧制瓷器的粘土);碗窑(烧制瓷器的窑)
2.像碗的东西 。
sth. resembling a bowl;
橡碗子,轴碗儿;碗脱(方言。窝头)
量词
1.用来计量用碗装的饮食。
bowl;
滑出出,水冷冷,两碗来素匾食。 —— 明· 朱有《豹子和尚自还俗》
2.宋朝以来灯笼一盏叫一碗。
lantern;
正劝不开,只见两三碗灯笼飞也似来。 —— 《水浒全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请参考“”字。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37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230頁,第31

標點整理本: 第162頁,第28

集韻》:鄔管切,音宛 —— 與盌㼝椀同。

注解

〔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埦〕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ǎn、w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宛

〔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ǎn] ⑴ 古同“碗”。 [wān] ⑴ 穴。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烏管切頁碼157頁,第3

盌小盂也。从皿夗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烏管反頁碼397頁,第5行,第2

盌小盂也。從皿夗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烏管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844頁,第1許惟賢374頁,第2

盌𥁄也。

段注《方言》曰:盌謂之盂。或謂之銚銳。又曰:盌謂之櫂。又曰:椀謂之䀉。

从皿。夗聲。

段注于夗皆坳曲意。皆以形聲包會意也。烏管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碗,俗字,當作盌。

俗作碗。

盌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11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409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18頁
4說文校箋第203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95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69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21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76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1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4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201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160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213頁
14通訓定聲第2836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417頁【崇文】第1665頁
16說文句讀第620頁
17章授筆記第210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17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00頁,第1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烏管切頁碼426頁,第22

㼝小盂也。从瓦夗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椀,非是。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即『盌』之或體。俗亦作碗。」《集韻・緩韻》:「盌,或作㼝。」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烏管反頁碼1017頁,第6行,第2

㼝小盂也。從瓦夗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烏管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53頁,第2許惟賢1109頁,第4

㼝小盂也。

段注盂者,飲器也。《方言》曰:盂,宋楚魏之閒或謂之盌。

从瓦。夗聲。

段注烏管切。十四部。《方言》作盌。俗作椀。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俗作碗,非。

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4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1081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808頁
4說文校箋第564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06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87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14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286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2702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336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541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45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481頁【補遺】第17886頁
14通訓定聲第2836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1110頁【崇文】第4437頁
16說文句讀第1841頁
17章授筆記第534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43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183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