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字详情

chī
疒部 共19画 半包围结构 U+7661 CJK 基本汉字

疒部

19画

14

19画 (癡)

半包围结构

UXTH

KPKO

TRXI

00181

U 7661

点、横、撇、点、提、撇、竖弯钩、撇、横、横、撇、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横、撇、捺

癡字概述

〔癡〕字拼音是(chī),部首是疒部,总笔画是19画

〔癡〕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疑”。

〔癡〕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疒( chuáng ),疑聲。本义是不聰慧;遲鈍。

〔癡〕字仓颉码是KPKO,五笔是UXTH,四角号码是00181,郑码是TRXI

〔癡〕字的UNICODE是U+766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305,UTF-32:00007661,UTF-8:E7 99 A1。

〔癡〕字异体字是𠈴𢣕𤶢

汉字解释

chī

基本解释

呆傻;愚笨。《方言》卷十:“癡,騃也。”《説文,疒部》:“癡,不慧也。”
發呆。《紅樓夢》第二十七回:“那邊哭的自己傷心,却不道這邊聽的早已癡倒了。”
瘋癲;癲狂。《正字通•疒部》:“癡,《方言》借稱顛狂病。”
迷戀;入迷。南朝梁簡文帝《與廣信侯重述内典書》:“緣癡有愛,自嗟難拔。”
佛家語,貪、瞋、癡“三毒”之一。謂心靈暗昧。《成唯識論》卷六:“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天真的昵稱。唐元稹《六年春遣懷八首》之四:“婢僕曬君餘服用,嬌癡稚女繞牀行。”
用同“”。酒器。《字彙•疒部》:“癡,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瓻,以盛酒酬之也。然亦有作‘癡’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聲。从疒( chuáng ),疑聲。本義:不聰慧;遲鈍。
2.同本義。
silly; idiotic; stupid;
癡,不慧也。字俗作癡。 —— 《說文》
癡啞(癡呆喑啞);癡呆呆(傻乎乎)
3.瘋癲,癲狂。
mentally deranged;
此人素有癡名。 —— 《明史·海瑞傳》
4.持久不止 。
lasting;
癡雨(久雨。指天氣久不放晴,長年陰雨)
5.天真的暱稱 。
naive;
癡孩子;癡小(年少無知)
6.佛教語。貪、瞋、癡「三毒」之一。梵語 moha,也譯作「無明」。謂愚昧無知,不明如實之事理。
stupid;
癡定(枯坐無慧);癡箭(害人害己的邪念)
1.發呆。
stupify;
那邊哭的自己傷心,卻不道這邊聽的早已癡倒了。 —— 《紅樓夢》
2.入迷 。
be crazy about;
癡魂(癡情);癡兒女(沉迷於愛情的男女)
名词
顛狂病 general term of 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 今子獨壞形貌,蒙恥辱,爲狂癡,光曜晻而不宣。——《漢書》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7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782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737頁,第7

唐韻》:丑之切;《集韻》、《韻會》、《正韻》:超之切,𡘋音鴟。說文》:不慧也。【徐曰】癡者,神思不足。亦病也。前漢・韋賢傳》: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爲狂癡,光曜晻而不宣。後漢・高士傳》:侯霸遣使徵嚴光,光曰:侯君房素癡,今小瘥耳。晉書・王湛傳》:湛有隱德,人皆以爲癡。

又,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以盛酒酬之也。亦有作癡者。藝苑雌黃》:李濟翁云:借書一癡,惜書二癡,索書三癡,還書四癡。

又,《顏氏家訓》:人無才思,自謂淸華,江南號爲詅癡符。

注解

〔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癡〕字拼音是chī,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疑

〔癡〕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疒( chuáng ),疑聲。本义是不聰慧;遲鈍。

〔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ī] ⑴ 呆傻;愚笨。《方言》卷十:“癡,騃也。”《説文,疒部》:“癡,不慧也。”⑵ 發呆。《紅樓夢》第二十七回:“那邊哭的自己傷心,却不道這邊聽的早已癡倒了。”⑶ 瘋癲;癲狂。《正字通•疒部》:“癡,《方言》借稱顛狂病。”⑷ 迷戀;入迷。南朝梁簡文帝《與廣信侯重述内典書》:“緣癡有愛,自嗟難拔。”⑸ 佛家語,貪、瞋、癡“三毒”之一。謂心靈暗昧。《成唯識論》卷六:“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⑹ 天真的昵稱。唐元稹《六年春遣懷八首》之四:“婢僕曬君餘服用,嬌癡稚女繞牀行。”⑺ 用同“瓻”。酒器。《字彙•疒部》:“癡,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瓻,以盛酒酬之也。然亦有作‘癡’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丑之切頁碼248頁,第22

癡不慧也。从𤕫疑聲。

附注按:今作「痴」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丑遲反頁碼637頁,第4行,第1

癡不慧也。從疒疑聲。

鍇注臣鍇曰:「癡者,神思不足,故亦病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丑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409頁,第1許惟賢617頁,第8

癡不慧也。

段注《心部》曰:慧者,獧也。《犬部》曰:獧者,急也。癡者,遅鈍之意。故與慧正相反。此非疾病也。而亦疾病之類也。故以是終焉。

𤕫。疑聲。

段注丑之切。一部。

白话解释

痴,不聪慧。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疑”作声旁。

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87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623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76頁
4說文校箋第314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300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081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846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385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59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92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309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253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684頁【補遺】第17146頁
14通訓定聲第658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657頁【崇文】第2625頁
16說文句讀第1011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7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735頁,第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