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字详情

móuㄇㄡˊ
目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7738 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目部

11画

6

11画 (眸)

左右结构

形声字

HCRH 86 、 HCTG 98

BUIHQ

LZMB

63050

4188

7788

U 7738

竖、横折、横、横、横、撇折、点、撇、横、横、竖

眸字概述

〔眸〕字拼音是(móu),部首是目部,总笔画是11画

〔眸〕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牟”,五行属水。

〔眸〕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牟声。本义是瞳人,眼珠。

〔眸〕字仓颉码是BUIHQ,五笔是HCRH86,HCTG98,四角号码是63050,郑码是LZMB,中文电码是4188,区位码是7788

〔眸〕字的UNICODE是U+773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520,UTF-32:00007738,UTF-8:E7 9C B8。

〔眸〕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816

〔眸〕字异体字是

汉字解释

móuㄇㄡˊ

基本解释

眼中瞳人,泛指眼睛。~子。凝~远望。明~皓齿。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目,牟声。本义:瞳人,眼珠。
2.同本义。
pupil of the eye;
眸,目童子也。 —— 《说文新附》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 《孟子·离娄上》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 —— 《淮南子·说山》回眸一笑百媚生。 —— 白居易《长恨歌》
眸子(瞳人。泛指眼睛);眸瞯(瞳人和眼白)
3.眼睛。视觉器官 。
eye;
眸光(眼光);明眸皓齿;凝眸。
动词
低目谨视。
look down at attentively;
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 —— 《荀子·大略》
眸瞩(定睛注视)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30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807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764頁,第11

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𡘋音謀。說文》:目童子也。釋名》:冒也。相裹冒也。孟子》: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

又,《集韻》:通作牟。荀子・非相篇》:堯舜參牟子。【註】牟同「眸」。謂二瞳相參也。

注解

〔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眸〕字拼音是m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牟

〔眸〕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牟声。本义是瞳人,眼珠。

〔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óu] ⑴ 眼中瞳人,泛指眼睛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上反切莫浮切頁碼107頁,第22

眸目童子也。从目牟聲。

鉉注《說文》直作牟。

附注徐灝注箋:「葢目珠謂之眸子,實周秦閒語,而古無是名,故其始假牟為之,後乃增加目旁。」

白话解释

眸,眼瞳。字形采用“目”作边旁,“牟”作声旁。

眸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11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288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226頁
4說文校箋第143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35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481頁,第5字
7說文探原第1936頁,第2字
8說文集注第699頁,第3字
9說文標整第85頁,第5字
10標注說文第140頁,第6字
11說文注箋第1053頁,第1字
12說文詁林第3900頁
13古字詁林第三冊,第844頁,第4字
14古字釋要第363頁,第1字
15新附通誼第14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