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字详情
瞪
瞪字概述
〔瞪〕字拼音是(dèng),部首是目部,总笔画是17画。
〔瞪〕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登”,五行属木。
〔瞪〕字仓颉码是BUNOT,五笔是HWGU,四角号码是62018,郑码是LXJU,中文电码是4223,区位码是2141。
〔瞪〕字的UNICODE是U+77A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634,UTF-32:000077AA,UTF-8:E7 9E AA。
〔瞪〕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406,属次常用字。
〔瞪〕字异体字是覴。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53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817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775頁,第6字
音《廣韻》:直庚切;《集韻》、《韻會》、《正韻》:除庚切,𡘋音棖 —— 直視也。《晉書・郭文傳》: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唐書・杜甫傳》:甫嘗醉登嚴武牀,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宋史・盛度傳》:度體肥,艱於拜起,賔客有拜之者,則瞪視而詬詈之。
音又,《廣韻》:宅耕切,音橙。又,《廣韻》:直陵切;《集韻》:持陵切,𡘋音澄。又,《廣韻》:丈證切;《集韻》、《韻會》:澄應切,𡘋澄去聲 —— 義𡘋同。
义《集韻》與盯、眙同。《正字通》:通作瞠。
注解
〔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瞪〕字拼音是dè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登。
〔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èng] ⑴ 怒目直视⑵ 睁大眼睛发呆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丑吏切頁碼第107頁,第14字續丁孫
眙
直視也。从目台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七反切敕餌反頁碼第282頁,第1行,第1字述
直視也。從目台聲。
鍇注臣鍇曰:「視不移也。《靈光殿賦・序》曰:『覩斯而眙。』」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丑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532頁,第3字許惟賢第239頁,第1字
直視也。
段注《方言》。眙,逗也。西秦謂之眙。郭曰:眙謂住視也。按眙瞪古今字。敕吏,丈證古今音。《廣韵・七志》作眙。四十七證作瞪。別爲二字矣。而瞪下云陸本作眙。攷玄應引《通俗文》云:直視曰瞪。是知眙之音自一部轉入六部。因改書作瞪。陸《法言》固知是一字也。
从目。台聲。
段注丑吏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轉為瞪字。
眙【嗤】,古齒音作舌頭音讀「但」,故轉為瞪。
直視也,即今瞪目直視之瞪。眙變為瞪,即之蒸兩部對轉。
眙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210頁,第4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287頁,第8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225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142頁,第7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135頁,第10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480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827頁,第3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1932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697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84頁,第30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139頁,第15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1048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3893頁【補遺】第16575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688頁,第3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280頁【崇文】第1117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405頁 |
| 17 | 章授筆記 | 第152頁,第3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843頁,第1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362頁,第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