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字详情
邓
阝部
共4画
左右结构
U+9093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
邓字概述
〔邓〕字拼音是(dèng),部首是阝部,总笔画是4画。
〔邓〕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又、阝”或“又、⻏”,五行属火。
〔邓〕字仓颉码是ENL,五笔是CBH,四角号码是77427,郑码是XSY,中文电码是6772,区位码是2143。
〔邓〕字的UNICODE是U+909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011,UTF-32:00009093,UTF-8:E9 82 93。
〔邓〕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185,属次常用字。
〔邓〕字异体字是鄧。
相关推荐
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卷别 :補遺・酉集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51頁,第2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70頁,第7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66頁,第16字
音《搜眞玉鏡》:音山 —— 地名。
注解
〔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補遺・酉集,康熙部首是邑部。
〔邓〕字拼音是dè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又、⻏。
〔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èng] ⑴ 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邓”,请参考“鄧”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徒亘切頁碼第209頁,第18字續丁孫
鄧
曼姓之國。今屬南陽。从邑登聲。
附注按:金文或不從邑。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徙亘反頁碼第537頁,第5行,第1字述
曼姓之國,今屬南陽也。從邑登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徒亙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1166頁,第1字許惟賢第513頁,第2字
曼姓之國。
段注《左傳》。楚武王夫人曰鄧曼。則知鄧國曼姓也。《前志》曰:鄧縣故國。
今屬南陽。
段注南陽郡鄧,二志周。今河南南陽府鄧州是其地。
从邑。登聲。
段注徒亙切。六部。
白话解释
邓,春秋时曼姓的诸侯国。现在(汉代)地属南阳郡。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登”作声旁。
鄧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413頁,第7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531頁,第7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410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266頁,第7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257頁,第1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921頁,第4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1593頁,第3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3432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1361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163頁,第10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263頁,第10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2124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6646頁【補遺】第16988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94頁,第5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560頁【崇文】第2237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851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312頁,第3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638頁,第8字 |